封面  作者:姚建安    大塊文化出版社
  
常常,到一個新環境不久,我就會拿生命月刊、附幾篇心得與大家分享。
孩子們在不同學習階段,每每換了新老師,我就讓他們帶些安寧療護資訊給老師們參考,孩子上高中後當然也不例外。
不再到學校講故事,跟級任和老師幾無互動,
無從當面得知老師看到資訊後的想法。
只有兩位老師透過慧日、懷玉說想看看我、跟我聊聊。
 
本來園遊會當天要去找兩位老師,想不到逛逛吃吃後,時間就晚了,
很不好意思。
隔幾天,我讓慧日跟T老師說:老師何時有空,媽媽可以去學校……,
老師說不用麻煩,以後有機會……。
 
再過一陣子,慧日又「傳話」:T老師說要打電話給你。
這樣說了幾天,有一天說:老師說他今天真的要打了。
那天,我卻剛好不在。
第二天,我打回去,老師正在忙。
真正聯絡上,又過了好幾天。
T老師說:
真的不能不打電話了!我爸爸已經進出加護病房、出院住院好幾次,現在剛回家,又不舒服……。
 
T老師的父親得肺癌,不會痛,但喘得很難過,
老師覺得爸爸時日不多,希望臨終時有佛教宗教師在旁做臨終開示,
問我值班的安寧病房是否有臨床宗教師。
我說沒有,但即使有臨床宗教師服務,病人往生時不一定是法師值班日,或法師剛好有空。
台大醫院的安寧病房6A例外,因為6A是做宗教師培訓的地方,週間除了有培訓帶領法師——德嘉法師外,通常有一、兩位正在實習的法師。
 
老師問道:是否可以請蓮花基金會培訓的宗教師到院做臨終開示?
我說:沒有這項服務,但有臨終關懷諮詢專線(0919885814),由德嘉法師接聽,若有困擾,可以打這支電話。
 
我自己幾年前在爸爸住院期間就打過專線,
當法師說可以跟他約時間聊,我簡直不敢相信有這等好事。
那天我時而哭著敘說,一邊也拿著備好的紙筆,把德嘉法師的話記下來……,
受益良多。
(感謝與祝福  http://jenjentw.pixnet.net/blog/post/1374939 97年2月29日)
 
老師又問:那臨終時沒有法師開示怎麼辦?
我說:其實一般的法師若沒有受過訓練,不瞭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是否有所掛礙、心願等,照本宣科,不一定能讓臨終者得到感應。所以,我才依據臨床陪伴的學習經驗,寫了一篇「親人臨終時,我們可以這麼做」,讓大家做參考……。
 
老師繼續問道:桃園哪一家醫院的安寧病房比較好?
我就我所知,做了一些描述,講完電話後,再向護理師H詢問。
這一年,我隨著H護理師做安寧居家訪視,深知她的熱誠和專業,
果然,H說:急不急?很急的話,我留自己的電話給老師(病房配有另一支專線電話,下班後即由其他護理師接聽,我直接跟他說明比較清楚。
 
他們當天就通了電話。
 
當時,T老師的家人還沒得到共識,
得到共識後,病房已滿床,無法入住。
那是過年前。
 
過年前、孩子寒假一開始,我請了一次假,帶孩子們到中南部旅遊;
再下個禮拜,是年假期間,也沒去值班。
年後的第一次值班,我一去志工室就看住院病人名單,
發現有一位T老先生在這段期間住院、也往生了,
對照歸檔後的病患個人資料及志工服務記錄,確定老先生是T老師的父親。
 
很遺憾,我剛好因為兩個禮拜沒有值班,錯過了陪伴T老先生,
而老先生住院期間,正放年假,近一星期沒有志工值班,無法提供更好服務。
稍感安慰的是,服務記錄上寫著:
今天很多家人來看伯伯,一起幫伯伯洗澡……家屬感謝說:爸爸很久沒有這樣好好睡一覺了……。
 
對T老師感到抱歉,開學後,就想讓慧日帶著我寫的信給老師,
直到前幾天,我終於寫了。
和簡短的信放在一起的,是新近出版的一本書「聽診器與念珠」。
 
多年前,我問蓮花基金會,也問臨床佛學研究學會,
佛教宗教師歷年來的陪伴經驗和心得,常發表在「生命」雙月刊上,
為何不將它們集結成書,讓更多人理解臨床宗教師的角色和幫助……。
當時我以為是經費問題,想要助印。
 
隔了這麼久,終於,第一本匯集宗教師臨床照顧寶貴經驗和感人故事的書——聽診器與念珠,發表了!
 
「聽診器」和「念珠」是當初設計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logo的發想……
logo  
 
本書做序者包括:
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陳榮基
台大醫學院教授、臨床佛學研究協會理事長——陳慶餘
台大醫院家醫科教授、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學會理事長——邱泰源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台大醫院外科副教授、「生死謎藏」作者——黃勝堅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台北藝術大學教授——釋惠敏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學會秘書長——姚建安(本書作者)
 
導讀者: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王浴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臨床宗教師、培訓之督導法師——宗惇法師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臨床宗教師、培訓之帶領法師——德嘉法師
 
以及18個真實、令人感動的生命互動記錄。
 
 
買回來的書,瑞典先看了幾篇,說:
德嘉法師很真誠,他都講自己不好的地方,像怕死、有潔癖……,他好可愛……。
我說:現在才知道啊,那就是我欣賞他的原因!
 
台大醫院一位備受尊崇的院長杜聰明說過:做醫師之前先學做人;
「做人」的意思,不是成為社會化的人,而是「有人性的真人」。
德嘉法師值得我尊敬,不是因為他的法師身份,
而因他是一個「有人性的真人」:有喜有悲有優點有弱點。
 
承認自己有缺點,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特質,
這不但表示願意學習、與他人合作,更深入來說:
認知、承認自己的缺點,是接納、包容他人弱點的基礎。
 
接納、包容,
其根源是眾生平等,
是同體大悲。
 
6、7年前在蓮花基金會上課之初便認識德嘉法師,多次聽他講課,
後來在台大實習、參加臨床佛學讀書會,仍常常感受到他的真性情。
在瑞典之後,我看了法師為這本書的導讀「那一口痰」一文,
中間不知流了幾次淚。
 
因為時間無法配合、不再參加讀書會已一年,
很久不見德嘉法師,很久沒聊聊。
或許多年的經驗累積,經過這些時間,法師的身份、職位更高了,
但文字透露出的法師,
還是我認識之初的他!
那個有人味、貼近人心的溫暖的人!
 
「優美的文筆我不會
所知的形容詞也不多
只是詳實描述所發生的事」
德嘉法師這樣說。
我完全瞭解,是真誠,而不是文字的雕琢,打入了人心。
 
跟孩子說到我的淚,然後,指指身旁、過年剛貼的紅聯。

「德嘉法師的字出自直心,我的眼淚出自直受」,我說。
直心直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