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人在日復一日生活中,漸漸忘記夢想,或失去追求夢想的勇氣、能力。
「奇蹟和天使在不遠處,遙遠的是,我們不敢追求夢想的心」,
書上看到這句話,感觸很深。
 
爸爸常說他看不懂譜,但這無損於他做為一位敏感的聆賞者、鑑賞者。
我沒有受過太多音樂教育,沒有聽太多音樂,不懂很多音樂(家、史)知識,沒有做技巧、版本上的比較,我只是聽,感應我喜歡的、撼動我的。
不管疏離多久,她是一位不曾遠離的朋友。
當我輕易為樂音而感動落淚,
我知道,這部分的我一點也沒變。
 
近兩年難得看書,現在看「因為蕭邦」,另一本是「歐遊情書」。
前者是一個留英年輕鋼琴家的回憶,
她在中斷七年後重拾彈琴興趣,拿到演奏碩士(倫敦皇家學院)……,
她鼓勵大家「為生命許一個夢想」;
我也感動她「分享」音樂,藉音樂作公益的行動。
我寫信給她,建議請讀者分享讀後心得,
一方面可跟讀者做更深層的交流,
一方面希望從中,她獲得繼續分享音樂的更多能量。 
過幾天,她說會成立這樣一個社團,邀我分享心得。
我讀了兩次,其中一次精讀,
太多感受,要整理成一篇文章,得花很多時間。
 
後者,是我的「偶像」謝哲青寫的,
你或許聽過他,在英國念藝術史。
繪畫、建築、雕刻,也是我喜歡的。
我一邊看,一直咕噥
又是「妳說……」,根本就是寫給他女朋友(太太)的……還敢說「寫給他心愛的女人,也寫給愛他的人」,頂多能說「喜歡他的人」嘛!……
懷玉看到我這個年近半百的人在吃醋,一直笑。
 
人還是有機會越出現實生活之網。
「因為蕭邦」告訴我,
不要忘了夢想,不要以為夢想遙不可及,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積極趨向他。
希望這點啟發,讓我做出些改變。
 
懷玉17日要去法國兩個禮拜,18.19兩天,慧日和執中學測。
很多年來我不做長(幾星期後)的計畫,
所以寒假要做什麼,就等日中考完試再說了。
但是,每一天我都做些該做、想做的事,
早上跟日中去圖書館看了一下書,再去銀行辦事,買了些東西,
現在瓦斯爐上一鍋雞湯、一鍋黑糖薑湯在熬著,一邊回些信一邊聽音樂,
等下做晚餐的準備,小睡一下,孩子就回家了。
晚上或許開始整理讀後心得;
「因為蕭邦」放在圖書館的日中那裡,現在不能寫。
 
天氣好了一星期,
我很喜歡陽光,幸福了一星期。
變天了,
希望我們接受那些不可變的限制,
同時,為自己創造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jentw 的頭像
    jenjentw

    記‧憶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