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說妹妹這天考大學,要不要幫她加油……爸爸就眼眶紅了)
指考考完那天回到家,慧日大聲說:耶,考完了!
妹妹是沒什麼表情。
數乙的難度,地獄試題、殘殺考生……這些形容詞都出現了,
預估頂標大降20分。
今年社會組學生的運氣真不好,學測數學難,指考數乙也難,
對想讀文科的學生,這種魔鬼試煉的目的到底何在!
陪考兩天,我一想到這件事就難過和氣憤。
日中幾次看到我在擦眼淚,我沒說為什麼。
不管是指考或學測,各科都有規定測驗的目標,不能由出題者「自由心證」。
考題的品質需供大眾檢驗,
應該公布出題老師的名字以負責任!
既然有五標,就可評鑑考題的難易是否合宜,
不是由大考中心說「中間偏易」等,就算了。
如果難易程度太偏差,
這組出題老師就不適任!
沒有檢測出題老師的機制,學生任由這些老師宰制,
這種不公,每一屆的學生都應該吞下去嗎?
天災,我們可以認了,但這屬於「人禍」,
像塵爆一樣,是可以避免的。
以前天下雜誌報導芬蘭,說考試是為了檢測老師本身的教育成果,修正方法,這裡呢?一味評鑑學生,甚至以考倒學生為樂。
出這種難度數乙的老師,
敢出來面對學生老師家長,公開說明理由嗎!
流了那麼多次眼淚,是想到我的無能為力,
也心疼孩子,還有眾多青春年華的學生,都要在這種陰影之下。
他們的努力,為了什麼?
付出這些時間,到底學習到什麼?
對他們往後的生活、生命,更廣地說,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對這個世界,
幫助是什麼?有多少?
智和凱各載一天。
凱,應該是最後一次做加油旗了吧。
智的紅包上寫的字,包括大大的「靜,定,慎」。
考完,全家聚餐,最後,我很激動,流淚說
去年只有日中考完,直到此刻,才終於覺得孩子可以不再受那些無謂的苦,
(才不管妹妹考好不好呢)
跟還沒對答案的妹妹說,恭喜她終於可以快樂的自主學習。
「才考完,我知道你無法馬上放鬆,而且,還有一件困難的事要面對——對答案,不過,不管對完答案的結果,從此刻起,都該為考完指考覺得高興……」。
我們舉杯……。
說
去年陪日中準備大考和陪考,我很輕鬆,
當時覺得今年一定沒那麼好過,預期求好心切的妹妹會緊張、緊繃等。
結果,高三這一年,她情緒相當平穩,
準備學測和指考的假期裡如此,考前幾天也差不多。
因為她的放鬆,我非常輕鬆。
我覺得她真的很棒。
最難的是超越自己的弱點。
知道日中是妹妹最能無負擔傾訴的對象,所以我一直待在考生休息室,
沒陪著去考場,
每科考完,沒跟著去等她出來,
在每科考試的準備時間,也都坐得離她遠遠的。
當然,什麼都不問。
(我們吃便當,妹妹吃凱的愛心蛋和雞湯、水果)
飯後回家的車上,我問:
妳跟我說過學測時看到數學考卷當時的心情,這次呢?
妹妹說,心裡想的是:
「又來了!難道我最後一次考數學要結束在這種經驗中?」
她說,同學說差點哭出來,
有一個是在考後大哭。
那晚,我在陪爸爸,日中陪著她對答案。
我沒問,
妹妹想說,自然會說。
爸爸睡覺,我回家。
她告訴我,每次考試不管事前如何緊張,一開始考,就會自動專注其中,
這次考數學是例外。
不知道有多少次的分心,想怎麼辦、怎麼辦,
然後,再努力把注意力拉回來,
中間也有要哭出來的感覺。
寫到填充題,看時間剩下不多,她決心不能再東想西想,
一定不能放棄可能的得分。
還說,那時「誓言」要把英文衝到極高分來補這科……。
而英文,所謂生字冷僻的第一大題,一題才一分,
要多對八題,才有一題數學填充題的分數。
畢業考的英文考99分,比班平均高30分,
為什麼「十年來最難的」(數學)總不是英文科?考運差……
六科成績,有些滿意有些不滿意。
應該是說,有些符合平常成績的水準,有些沒有。
對於這,她淡淡地說:
好不容易⊙⊙★★考得好,○○●●兩科卻比平常差。
根據報紙的五標預估,算了一下分數,
看起來,喜歡的系是在要上不上的邊緣。
今年很多系的採計科目和比重跟以往不同,預測的偏差會較多,
大概知道一下,
17日成績單收到,五標公布,再說吧。
考完就算了,「往前看」,我說,
妹妹已經能做到。
妹妹說
學測的「非選題」得分讓她學會,根據經驗去預測是沒用的,
所以這次不會有預期心理了。
昨天凌晨起來看美洲盃足球冠軍賽
中午去台北參加反課綱微調
等下去辦手機門號(以前都用易付卡),把日中和我的電話設成熱線
明天去宜蘭玩水
之後有三天的班遊,謝師宴
……
對了,我在餐桌上還說:
最後一堂考公民時,在休息室有了「頓悟」。
每次,我總祈求上天讓孩子的努力得到肯定、成績與實力相當,
從現實來看,這個願望或許沒有實現,
但我發現,我得到的是上天更善意的回饋:
妹妹的得失心愈來愈低;
這表示,她越來越能做到自我肯定。
而終究,我們所追求的境界是
「無悔、無憾」「無愧於己」的自我評價,而非來自於外在的肯定。
為此,我謝天。
◎◎◎◎◎◎◎◎◎◎◎◎◎◎
7月1日看考場,試桌椅高度
應考和陪考兩天後回到家,趴趴仍是最抒壓的良方。
趴趴被夾在日、中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