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跟所有的父母一樣,在孩子小時候,我都跟他們說有聖誕老公公……,

聖誕夜,我偷偷把禮物塞進他們睡前掛在床邊的襪子,

次日,看到孩子驚喜的表情,我的心底有一種甜蜜滿足的感覺。

 

孩子大一點的時候,我們很有默契地不打破「不是紅衣紅帽聖誕老公公掛禮物在床邊」的美麗謊言,

他們說:「我們趕快去掛襪子……」,

我說:「不知道你們會得到什麼禮物?」

 

過幾年,我直接說:

「我再也想不出你們需要什麼、我能買什麼送你們了!

你們不覺得什麼都不缺嗎?

這樣好了,現在開始,換你們當聖誕老公公,送東西給別人……。」

曾經,長長的襪子裡裝了滿滿的糖果,

孩子「背」到學校,像聖誕老公公;

雖然糖果是我買的,但「送出去」這行為是孩子做的,

我希望孩子去感覺一下送東西給別人時,對方快樂的心情。

 

再大一點,孩子可以理解

送的禮物不一定是有形、要花錢的,也可以是無形、精神上的……。

 

昨天跟孩子提到「一塊,當聖誕好人」這篇文章,讓孩子先猜謎:

「為什麼聖誕老公公穿紅白相間的衣服?……」

(在提示下,最後是「旁聽」的舅媽猜對)

然後,各自想想,今年,他們要當怎樣的「聖誕好人」。

 

慧日:

幫媽媽清趴趴尿尿便便一個禮拜。

陪某個在體育課常獨自一人的同學打球。

去運動時,不打最喜歡的籃球,全程陪懷玉踢足球。

 

懷玉:

寫卡片給同學,特別是先前請假照顧生病媽媽的同學。

幫凱準備茶(我不想凱去買飲料,平常會燒茶水,涼了後裝瓶給凱)。

買餅乾糖果請同學,預算360元。

 

執中:

為全家人盛晚飯一星期。

300元請同學吃餅乾糖果。

玩球的時候,不跟慧日吵架,一個禮拜。

(大人每天被他們玩的時候吵架,給煩死了)

 

不管孩子所想,是否符合「一塊,當聖誕好人」文中的定義:

「如果你有愛心,樂意關懷有需要的人,你就是聖誕老人!」

肯定孩子的用心、也為了鼓勵孩子當「聖誕好人」,

最後,當然我還是會想出某種他們「想要」的「物質性」聖誕禮物……。

 

一塊,當聖誕好人              文/夏忠堅 

聖誕老人源自一個很古老的傳說。西元四世紀時有一位土耳其的天主教神父,名字叫尼古拉斯(Nicolas),他恪盡職守,熱心助人,傳說他時常救濟窮人、幫助孤寡,曾經偷偷送金幣給三個窮到嫁不出去的姐妹花。他過世後,希臘東正教將他奉為聖人,後來羅馬天主教又把他奉為保護兒童和窮人的聖者(Saint Nicolas)。他的善行故事被改編成聖誕老人,就代代流傳下來。 

後來荷蘭人把他的名字唸錯成Santa Claus。一九三一年,可口可樂用他們公司的紅白商標色系,把聖誕老人設計成穿著紅白相間衣服、笑呵呵的矮胖白色大鬍子老人。從此這個聖誕老人的造型就傳到全世界,成為世人對「聖誕老人」的既定印象了。

 

教會的衛道之士,當然不喜歡聖誕老人成為聖誕節的主角,因為聖誕節是紀念聖子耶穌降生的日子,固然耶穌才是聖誕節的主角,但是教會也不該怪罪聖誕老人。

 

聖誕送禮物的傳統可以溯源到耶穌誕生時,東方博士送禮物朝拜耶穌。但是,教會沒有好好營造博士送禮物給耶穌的故事,而使博士成為聖誕關懷、溫馨送禮物的象徵,卻又想駁斥聖誕老人只是虛擬人物。那又何必?

 

一八九七年的聖誕,有一個孩子寫信給紐約太陽報,詢問聖誕老人是不是真有其人。太陽報的編輯以社論的方式回答這位孩子,這篇社論成為美國新聞史上的著名社論,每年聖誕節時眾多報刊都會引述。

 

太陽報的社論是這樣回答的:「.....聖誕老人是有的,這絕不是謊話。在這個世界上,如同有愛、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聖誕老人也確確實實是有的。」

 

「你大概也懂得吧,正是充滿這個世界的愛、誠實,才使你的生活變得美好、快樂。假如沒有聖誕老人,這個世界該是多麼黑暗,多麼寂寞!」

 

聖誕老人當然是有的,如果你有愛心,樂意關懷有需要的人,你就是聖誕老人!

 

如果你不喜歡太陽報社論童言童語的答案,還是認為聖誕老人是虛擬人物,那就讓我們「一塊,當聖誕好人」吧!

 

在聖誕季節裡,很多急難家庭、弱勢族群、弱勢家庭兒童,他們多麼盼望可以得到一份溫馨實用的聖誕禮物。他們當然盼不到聖誕老人駕著麋鹿雪車從煙囪降下,但如果你願意與我們「一塊,當聖誕好人」,捐一點錢、用鞋盒裝一些日用品,送一份禮物給弱勢家庭兒童,他們就可以過一個溫馨的聖誕。 

這個聖誕,讓我們「一塊,當聖誕好人」!

如果你有愛心,樂意關懷有需要的人,你就是聖誕老人!

 

摘自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救助月刊201012月號
http://www.ccra.org.tw/magazine/content.asp?ID=8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jentw 的頭像
    jenjentw

    記‧憶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