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一月,孩子五年級時,隔週在家裡舉辦的音樂故事會。
在三個孩子小學五年內,我看到了十二個不一樣的級任老師,
就像我跟孩子們說的:
「什麼樣的老師,都要接受;要求自己多於期望老師……」,
我自己也是抱持這樣的心態。
有的老師認同並肯定晨光說故事活動,我很感謝也覺得得到知音,
有些則否,我也接受。
最近在學校講的「追風箏的孩子」,是一本「大人看的書」,
有些同學說爸爸媽媽有買,就開始翻看,
聽到精彩處,還直問是第幾頁,說回去要看……。
只要父母願意唸書給孩子聽,孩子就會喜歡閱讀,
依專家說,
一方面因為「閱讀」與「親情」的連結,
一方面是,孩子們會發現書裡有另一個吸引人的世界。
在學校,同學們在某種意義上是「被動」接受我的講故事,
願意到家裡來聽我說故事的,則完全是主動。
雖然平常到學校說的內容,必然是自己有共鳴的書文章或電影…等,
但當我知道發下問卷的五天內,就
有十個家長願意接送小孩到家裡來聽我說故事,我花了更多時間來準備,
也想嘗試應用最近兩個月到台北市故事協會上「互動式說故事課」學得的技巧。
我問慧日,媽媽為什麼要小朋友來家裡?他想了很久,說:
「媽媽要他們買故事書,就可以跟出版社拿錢。」
我笑死了,真虧他想得出這種類似「抽佣金」的方式。
可能因為我常說出版社編輯會來幫我們上課、推薦一些書,
也可能因為我提過要介紹一些書給小朋友吧。
我說不對,再想想看,
他想了很久,說:
「哦,以後可以開說故事班,跟同學收錢。」
(金牛座的思維?)
哈哈,這我也沒想過。
曾經在報上看到說故事師資培訓班,宣稱結業後時薪很高…,
當時倒是跟朋友講過:希望我沒有「為錢說故事」的一天。
繪本作者及出版商郝廣才,在他「好繪本,如何好」一書的序中寫到:
只要一個孩子覺得有趣、快樂,就值得了……。
說起來,去學校講故事、在家裡說故事,我都抱持類似的心態。
「聽故事,快樂就好」,
因為心中有這樣的想法,當初有一點排斥互動式說故事,
上課中,我反覆思考這個前提的是與非。
互動式說故事者認為:
經由說者適當的引導,讓聽者主動發言和討論,
在整理自己想法、確切表達、聆聽並尊重他人意見發表的過程中,
能累積且做經驗的交流,
對原來的想法進行思考、反省甚至批判;
在此多面向的合作思考過程中,
孩子原有的學習平台逐漸增高,能做更快速的學習和成長。
說者在熟讀故事時「設點」:找出孩子可討論的概念或話題,
自己做「提問練習」:想像孩子可能提出哪些問題,並嘗試自己作答。
說故事過程中,在「設點」處多做鋪陳,但不做直接提問,
有技巧地引導聽者主動發言;
對孩子的發言抱持尊重和開放、接納的態度,不急著給答案或主觀地論斷是非。
所設的「點」,其實是備而不用,無法促成發言和討論亦無妨——
雖然熱烈的討論或某些觀點的釐清、形成,是互動式說故事者的高峰經驗。
互動式說故事者很用心地
做準備工作,在說故事過程中促成(不著痕跡)某種情境,
以達成他們認為的終極價值:幫助孩子做更快速的學習。
他們的努力和專業,我非常敬佩和肯定,
我在思考的是:「學習」,有那麼重要嗎?
「快速的學習」,要學到什麼時候,什麼程度?之後呢?
有幾位老師說到,把故事說好,讓小孩覺得好聽,那最重要,其次……,
我在心裡笑了起來,只差沒有用力點頭。
很瞭解自己「技不如人」,不管說故事或探視病人或幫妹妹伴奏…,
很慶幸,我並不因「技不如人」而否定自己或遲疑去行動,
我隱隱知道,雖然沒有很多技巧,可是我有一顆心。
常常告訴孩子,不要以為自己不能幫助別人,
幫同學撿一塊橡皮擦也好,教同學一題數學也好…,都是助人。
「學習」固然重要,但學習的目的,應該不是獨善其身吧?!
國父還是誰,不是說過
能力小一點的「服務」少一點人,能力大一點的「服務」多一點人……。
重點不在於「能力」多寡,而在有沒有「心」。
「學習」和「快樂」,兩者經常有衝突,
當然,我可以很努力學著
把「學習」無形地附加到聽故事的「快樂」當中,
但是,在我心中,「快樂聽故事」,還是第一優先。
「認真專注在某事當中」,人們說這樣的男人、女人最美,
不僅是客觀的美,對當事者來說,「物我合一」也是絕美的經驗。
如果孩子在聽故事當下凝神專注,不也是最美的享受嗎?
其價值低於所謂的「學習」嗎?
我問慧日的問題,「為什麼也在家講故事」,
真正的答案,就是:希望孩子們快樂。
請同學們來家裡共享音樂故事會,三個孩子當然快樂了,
他們幫忙做名牌給點心畫畫剪貼點名……,也很高興。
其他的小朋友,15個,擠在頓時顯小的客廳裡,應該也快樂吧,
除了聽故事,最後還可以「玩麒麟」呢!
我相信
在快樂、熱絡的氣氛中,同時有某種溫暖的情誼悄悄滋長,
悄悄竄進每個人心中,包括我,和旁聽的爸爸。
96年1月,照片右下角的爸爸還可以走路,過來一起同樂。
我喜歡畫畫,說故事前,常把故事內容或插畫畫下來。
我最完美的小狗 這本書介紹了很多種狗的特性
95.11.15(壁報紙)
麒麟沒有出現在故事書中,可是他吃蛋殼的照片,在畫的最中央。
95.5.25(一歲)
貓計程車司機
95.11.30(壁報紙)
麒麟搶鏡頭
大蘿蔔
95.12
剛達爾溫柔的光
96.5
狼狽
96.5
9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