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監察委員黃煌雄邀請許重義、陳榮基、賴其萬、陳宏一、劉青山、柯文哲、陳順勝、林信男,以及陳喬琪等9位專業醫師,擔任醫療專家,對陳前總統(1950年10月12日生)現狀提供專業意見。

監院調查醫療小組、台灣神經醫學會理事長陳榮基醫師表示,他當過神經醫療學理事長,他要鄭重地說陳水扁的大腦額葉、聶葉、大腦皮質下白質都有問題,小腦也有問題,屬於多系統性病變。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很確信陳水扁的腦有病變。

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則說,醫學上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只有可能與否,他認為,陳水扁應該沒有中風,可是發生了腦病變,這個診斷也得到大家的共識。

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賴其萬醫師則說,不管現代醫療診斷器材有多進步,還是有許多是無法知道的。醫學要容忍這個不確定,千萬不要說自己不懂就說裝的,除了醫學的專業知識外,更重要需有常識與同理心,他沒有理由去懷疑陳水扁是裝的。
(文見http://newtalk.tw/news/2013/02/22/33883.html

—————————————————————
 

法務部針對扁辦指責本部曾部長公然謊稱陳前總統的健康與一般人差不多云云,與事實不符,特予澄清

文 / 站務3
【台灣法律網】



法務部針對扁辦指責本部曾部長公然謊稱陳前總統的健康與一般人差不多云云,與事實不符,特予澄清

查臺北榮民總醫院2月24日聲明稿「日前監察院公布陳前總統在臺北榮總戒護就醫之影片,被媒體引用,顯示走路不穩等情形,主治醫師說明,此一影片是陳前總統應『民間醫療小組』檢查而作特定動作神經學檢查,不代表他的真實狀況」,本部曾部長臨時受訪而作口語化之敘述,所指「與一般人差不多」係單指陳水扁先生走路之情形,並非泛指其健康之狀況,扁辦故予曲解,顯與事實不符,有失曾部長原意,深表遺憾。至相關陳水扁先生治療及病況問題,法務部仍然尊重臺北榮民總醫院本於醫療專業之判斷,並給予最妥適之醫療照護,再由臺北監獄為適法之後續處遇,特此聲明。

資料來源:法務部
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2169,1481,&job_id=193463&article_category_id=2287&article_id=113021

☆  ☆  ☆  ☆  ☆  ☆  ☆  ☆  ☆  ☆  ☆  ☆  ☆  ☆  ☆  ☆  ☆

三峽區域教學醫院——恩主工醫院的創院院長陳榮基教授,
為「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陳教授在民國83年成立「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
是佛教團體中,第一個以臨終關懷為宗旨,推動生死教育的公益機構。
我所加入的「安寧志工學苑」,
是國內第一個有系統培訓的安寧志工的公益機關。
參加講習時常常聽到陳教授的開場致詞,對他很熟悉,
加上
對法務部長說(陳前總統情況)「與一般人差不多」的神情和口氣印象深刻,
才特別注意到報紙和電視上的相關新聞。


專訪中,幾位國內神經醫學大老級教授澄清:
影片中請陳前總統用腳尖、腳後跟走路,走一直線等,
這些法務部所謂「特定動作神經學檢查」,是一般的神經學檢查,
為了測試病人大腦、小腦、肌肉協調、平衡感等功能,
平常60出頭歲的人,用腳尖、腳跟走或走一直線不成問題,
陳前總統很努力卻做不到。

陳榮基教授指出,
這幾個動作做不好,顯示除了原已發現的大腦病變外,「小腦」也有問題。
他們的共同結論是,陳前總統有「多系統性腦病變」。

黃委員於22日召開記者會,
公布並說明與專業醫師探視陳前總統四次、歷時四個月完成,
經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國防及情報委員會聯席會議經四次審查才通過的
「前總統陳水扁醫療案調查報告」。

(文見 http://n.yam.com/taiwanhot/place/20130223/20130223239656.html


調查報告文中說:
另本院為瞭解陳前總統最新病情狀況,於
1022
17日邀請本案3位諮詢醫療專家赴臺北榮總聽取,並訪談陳前總統。該院主治醫師說明診斷經過,並提出共同會診結論如下:「(1)心智障礙方面:有明顯的遲滯現象。(2)動作障礙方面:四肢動作緩慢;右手有較快速的靜止性及姿勢性顫抖,沒有明顯的僵硬,有類帕金森症狀parkinsonism Parkinsons disease)。而右上肢顫抖,以目前狀況而言,較偏向本態性顫抖症(Essential tremor)。但是由於此顫抖症也出現在靜止狀態,且左右手差別極大,暫時無法完全排除合併早期帕金森氏病的可能性。3)精神障礙方面:重鬱症(據精神專家評估)。(4)根據上述的發現,目前神經學的診斷,陳先生有顫抖症(Tremor)以及類帕金森症(Parkinsonism),是否為重鬱症的相關症co-morbid或是神經退化症,需要進一步的追蹤。」  

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E8%AA%BF%E6%9F%A5%E5%A0%B1%E5%91%8A/102/102000064102000064%E9%99%B3%E6%B0%B4%E6%89%81%E6%A1%88%E8%AA%BF%E6%9F%A5%E6%84%8F%E8%A6%8B%EF%BC%88%E5%B0%8D%E5%A4%96%EF%BC%89.pdf 18頁中
該報告的第12頁,有9位專業醫生背景的詳細介紹

 

☆  ☆  ☆  ☆  ☆  ☆  ☆  ☆  ☆  ☆  ☆  ☆  ☆  ☆

陳前總統是否有罪,要尊重法律的判決,

他的身體狀況,要尊重專業醫師的判斷。

我情願相信法務部長不是「冷血」。
請法務部長
再看一次那兩段錄影帶,
再讀一次監委的調查報告,
然後想想

要不要收回「與一般人差不多」這種說法? 

☆  ☆  ☆  ☆  ☆  ☆  ☆  ☆  ☆  ☆  ☆  ☆  ☆  ☆

安寧醫學界,我知道賴明亮醫師、賴允亮醫師,
賴其萬醫師,這是我第一次
聽說。
賴醫師是9位訪視陳前總統的專業醫師之一,
曾任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慈濟大學副校長、慈濟醫院副院長等。

年近70、溫文的賴醫師,在當場聽到及事後談到
陳前總統高興地說起家人過年來北榮團聚……,
幾度哽咽。

我向他的不忍人之心
致上最高敬意

在接觸安寧療護的過程中,我得知
「醫學在1900年以前,幾乎是關懷重於『實質的治癒』,
醫師所能做的主要是協助病人自然恢復的能力。
當死亡已不可避免時,醫師只能握著病人的手,陪伴家屬,
讓病人安詳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蓮花基金會《關懷手冊》)

賴醫師在訪談中提到對病人的三階段照護,
首重治癒;
其次,緩解痛苦;最後,給予心靈慰藉,
(我當時錯解了原意。賴醫師真正的意思,見「請容許我盡醫師的天職」一文http://jenjentw.pixnet.net/blog/post/48714990
雖然醫師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夠治癒的並不多,
但我們應該經常想到 紓解病人的痛苦,而我們永遠能夠 安慰我們的病人。
所以,這三件事是平行存在,並不是有先後順序的「階段性」)

他以此說明
家庭環境給予的溫暖
對減緩陳前總統種種不可逆疾病的惡化速度有所幫助……

第二和第三階段,也正是安寧療護的重點,
所謂的緩解痛苦,不只針對身體,也包括心理和靈性。

剛看完屢獲大獎的奧地利片「愛‧慕」,
年齡加起來169歲的男女主角
寫實地呈現老夫照顧、陪伴病妻到最後的歷程。
承受身心靈之苦,沒有解除的方法,也看不見盡頭在何處,
這類無奈的事,天天在發生,並不是特例,
也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只希望人們
多一點同情共感,願意互相陪伴、扶持著走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jentw 的頭像
    jenjentw

    記‧憶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