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知道北一女校友,會在畢業後30年舉辦國內最大規模的同學會——
「三十重聚」,是在今天舊曆年後的家族聚會上。
堂姐問跟我要不要參加,「今年換你們這屆了」,
她比我大一屆,是去年參加。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1200位北一女精英 與台灣一起成長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1229.html )
兩個月前,陸續接到高中同學的信,高一數、高二儉、高三書。
三年換三班:
第一年沒分班,
第二年堅持讀自然組,
第三年,轉回爸爸原本就認為我比較適合的社會組。
五月底,又接到大學同學的聯絡信,
也是要辦「30年同學會」。
上星期三在火車上,突然覺得奇怪:
怎麼高中和大學都要辦「30年同學會」呢?
原來道理很簡單:高中畢業那年,就是進大學的第一年;
高中畢業30年,就是進大學30年的「紀念年」。
那天是要去桃榮安寧病房值班,
這兩個「30週年」,很快地讓我聯想到
媽媽癌症過世,就是在那年。
所以,
也是30年了……。
在車廂裡,眼淚擦了又擦。
昨天整理病友資料時,不知怎樣,又想起媽媽,
背對著會議室大門,眼淚簌簌……。
走到隔壁「多功能室」,對著菩薩雕像,
我祈求
請讓世間少一點苦難
請聽見受苦者的聲音
請幫助他們,給他們智慧和勇氣
請照顧我的家人、遠方的女兒
請讓我有能力照顧更多的人
……
總是這樣祈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