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難寫出這本書的心得,因為它內容豐富,也因為其中有太多字句觸動我、啟發我、提醒我、與我共鳴。不打算重頭略讀一次、找出那些片段,也不試圖把眾多主題歸納、濃縮成一篇數百字的「心得」,太難了。於是,我掩上書,回頭想想我的生命與這本書相遇的因緣。

 

不知道為什麼,「回顧」令我感傷,可能是過去的很多日子,的確不好過。媽媽癌末自殺過世,已經是27年前的事了,那不算是一段不堪的記憶,至少,我不像大多數身為兒童的自殺遺族,心底留下清晰可辨的陰影和後遺症。我幸運地保有對「宇宙本善、人性本善」的相信,從十八歲身兼母職,到現在,是三個國三孩子的媽媽。陪伴三個早產兒長大,對我來說,不算是挑戰,這些年來,最大的挑戰,來自爸爸近20年前重鬱、自殺獲救、復原,到十多年前第一次中風至今的身體衰敗(寫到這裡,眼淚又反射地流出來)。

可以輕易說出爸爸經歷的病痛:攝護腺手術、兩次膀胱結石手術、膽囊炎、腦積水手術、取出腦引流管、總膽管阻塞、髖關節骨折、不知道幾次的中風、泌尿道感染、肺炎住院……,還有吧,只是頭腦自動選擇不要憶起全部,以免心裡無法承受憶起的同時所喚醒的錯愕、慌張、焦慮、擔心、無助、傷心、不忍……種種猶如昨日的鮮活感覺。大多數時候,我有兩個弟弟分擔精神上的壓力(感謝這麼親的手足!);在照顧上,弟媳共同承擔(謝謝她的幫忙!);很多時候,身邊朋友的支持和撫慰給我力量,幫助我度過(我好幸福!)。但某些極端時刻,我是如此無依無助,在夜晚走上陽台、仰望星空,呼求媽媽和過世親人的憐愛,心裡對著即使生病也如常疼我的爸爸說:「爸爸,我沒有能力再照顧你了……」,在不知道如何稱呼的「宇宙之母」懷抱裡放聲大哭,跟他說:「怎麼辦?……」,又彷彿聽到他無聲地回應:「沒事的、沒事的……」。

在那之後,我有了出路。

 

When things fall apart 當生命陷落時這本書的原名,「當事情支離破碎時」。四分五裂到不知從何開始撿拾、如何拼湊出原貌,這應該就是我最無助時的心境寫照!

 

去年五月,一切平穩的爸爸突然間嘔吐,我們馬上送他到台大急診;多年來總是這樣,不信任地區醫院。這次住院時間不長,其間並沒有確定嘔吐原因,只多出了一個症狀:心跳加快,每分鐘100下左右,甚至以上。附帶的影響是爸爸無法吃飯,心跳太快,一吞就咳,咳多了會喘。爸爸本來可以自己吃稀飯,每餐加上湯和水果,吃將近兩碗的食物,後來非但無法自己吃,就連我們餵他,也因為他的喘和咳而不得不一直中斷。沒過多久,爸爸體重大幅下降,體力明顯變差,我才想到他營養不夠,應該去裝鼻胃管……。剛開始用鼻胃管灌食時,幾乎天天喘到呼吸困難、臉色發青、直不起身,趕到附近醫院急診報到、吸藥。不久,又因肺炎住院,出院時,剩下38公斤(自己吃飯時,大約50公斤)……。

心跳一向正常,為何突然加快,醫院不知道。原本說是感染引起,但感染控制後,仍然一樣。

心跳那麼快,怎麼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它不再發生?(就可以不用鼻胃管,就可以吃多一點,就會體力好一點、抵抗力好一點……)

醫生給不出答案。

用鼻胃管後,不時有痰,每天拍背五次,三餐吃化痰藥,還是一樣,得一直抽那永遠抽不完的痰。

怎樣才能沒痰?

無解。

檢討自己的照顧細節、仔細詢問醫生,都找不出使力方向;也就是對這些讓爸爸不適的症狀,全然「束手無策」。(每一個現象都是眾多的「因」和合而成,我們果真能找出所有的「因」,一一對治,以改變其「果」?在這麼多複雜和交互影響的因果之前「束手無策」,不也是我們對生命的謙卑?)那時,我獨自走上四樓陽台,對著星空……。

現在去看這件事,覺得要萬分感謝。它使我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習慣性思維碰壁,不得不停頓下來,並且轉向——既然不知道從何做起、做什麼也都沒用,我便棄械投降,徹底接受這個結果。

如果說爸爸回復先前健康狀態,是100分,那麼,徹底接受病後的現狀,就是0分。追100分,好辛苦,又追不到;承認0分之後,心情豁然開朗、空間無限開闊,從此開始,每一點「進步」都像天賜,每一點「意外」都再平常不過……。

 

大約就在這個時候,經德嘉法師介紹而參加的讀書會,開始進行第二本共讀書——當生命陷落時的討論。討論進度很慢,我有機會一再重讀:第一章,第一章加第二章,第一章到第三章……,細細讀。在這時間點上讀到此書的某些章節,感受特別真切與深刻,也促使我做某些反省。

 

我覺得受教育的過程,各個學科的設計幾乎不去肯定或鼓勵想像力、直覺力、美感……等,標榜和一再訓練、加強的是理智思考能力。學生理解、思考、歸納、記憶……,學會分辨是非對錯,加上努力做各種習題,再去應考。此外,不斷的考試——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也無形中共同形塑了「問題解決」和「結果掌握」的導向:如果認真學習、準備充分,就會答對,達到父母和老師期望的結果——高分、好名次、好學校,掌聲。越是「乖乖牌」的同學(所謂的好學生),越在這個圈圈裡面被「制約」:多想,多做,多努力,就可以解決問題、掌握結果。考試也養成「被評價」和「評價人」的慣性:被評價,是因為被打分數;「對錯」等於「好壞」,也因此,通常,求好心切的「好學生」得失心比較重。評價人,是因為他們被教導也太清楚所謂的是非善惡,不自覺地以這套標準來批判、評價他人。對自我的評斷和期望,使得自己無法接納和慈悲對待自己,無法放鬆下來,同時也失去了慈悲待人的基礎……。

 

人生中遭逢的事,絕非如同教科書或考試卷上,有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事情本身實在比『對』或『錯』要善變而詭譎得多;凡事曖昧不明,一直在更遷和變動中。……」(p.140)想以慣用的精巧理智去「問題解決」和「結果掌握」,遲早要踢到鐵板。走投無路後的全然放下,讓我進入了「無依無恃」的境地。無處可去,便停留在原地,不再檢討自己哪裡做不夠、做不好,也不再試圖對外尋求解決方法,這才發現:「事情根本就是這樣,不好也不壞!」任何事都一樣,不好也不壞。

也在這個被逼進絕境、痛苦到極點的時刻,我心裡呼喊著:「不要再有人跟我受同樣的苦了!」。這不是我個人特殊的困境,是所有人都可能遭遇的,因為那就是生命的本質——苦與樂相伴相隨;「這不是她(我)的生命,而是生命的本身」(p.144)。我並沒有因為做錯什麼才得此懲罰,「我就是這樣,這個我,不好也不壞!」(對自己慈悲)每個人都一樣,不好也不壞。(對他人慈悲)

我無須讓自己變得更好,也無須讓事情變得更好,因為,一切都「沒有問題」,或者說:一切的存在都理所當然,是一個整體,不需要被「二元對立」所分裂和價值論斷。這有形世界中,並沒有確切、截然的「二元」分界點,我們卻誤以那分界為實有,將二元「對立」起來,努力趨吉避凶、趨善避惡、趨樂避苦、避死求生……,以致輪迴於「希望持有」與「恐懼失去」當中,終日惶惶、不得放鬆和歇息,永遠追逐某個目標、忘了欣賞沿途風景。

「解決問題」的習性也根源自「二元對立」。從小的學習,讓我們以人為「主體」,把事物、問題或事件當作「客體」來研究、分析、對治一番。其實,客體不離主體的覺識存在(「如果沒有人,被雷劈、倒地的大樹會發出聲音嗎?」我問孩子)。外在世界呈顯的意義,是每個人心裡的詮釋、心理的投射,若真要對治、解決問題,該從觀照本心開始,去看看這顆心為何升起了諸多煩惱。

我看到了這恐怖的二元對立魔咒,不但充斥也宰制了人的生活,讓我們自我分裂——對自己不友善、「好的自己」與「壞的自己」對戰,讓我們疏離他人——無法慈悲待人並切斷了溫暖交流的橋樑,也讓我們遺忘萬物一體、同源的本善——驕矜地以人類為至尊、役使萬物卻也蒙受其害、備加孤獨。

看清無所不在的二元魔咒後,行動上的轉化,似乎在於對當下的止(停止慣性反應)與觀(慈悲、誠實地看清楚)。這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回歸旅程,即使時而陷入「懷舊之情」亦無須自咎,畢竟已經有了起步;每一小步,都是一個關鍵性的轉化。

書中幾次提到,「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對死亡的恐懼……」(如p.86, p.88),我覺得擺脫掌控(解決)問題的習慣和二元對立的魔咒,無形中,是在為減低死亡恐懼做準備。恐懼來自於未知、無能掌控,死亡之可怖,也在於未知:生時無法經驗死亡,無法以此生的處事經驗和習慣,來預知和掌控未知的死後世界。如果此時能學習放下掌控習慣,自在、隨緣面對「生」之種種,應有助於放鬆、隨順體嚐「死」之況味。再者,不把「死」「生」二元對立——「生」是可賀、獎賞與無限希望、「死」為可悲、處罰與徹底絕滅,而是看清兩者皆是大自然循環的法則,「死」是加入生生不息的宇宙週期,那麼,人是不是比較能視死如歸(回歸)並靜待他日再生呢?

 

至於爸爸,那醫生也無解的心跳加快問題,不知在我改變心念後多久,自動消失了,現在,爸爸的心跳已恢復正常,沒有不適,感謝天;我不會特別高興(小心,不要又墜入二元對立中),只是看到了這個事實——一個我沒特意針對它做什麼努力而有的結果。痰,還是有,但如果有一個早上沒有痰,我覺得像是撿到的,爸爸沒有不舒服,感謝天;我不會「希望」下午也沒有痰,因此沒有陷入「失去」的「恐懼」中。

這一年來,爸爸的情形相對穩定,我們幫他鼻胃管灌食、換尿尿便便、翻身拍痰、抱上床抱下沙發……。爸爸吃喝拉撒都要人幫忙、不會走路、口齒不清、重複玩簡單的遊戲、睡覺時間越來越長……,70多歲的他,就像個小小孩,以前我一到他身邊總抱著他說「我愛你」,近幾個月,我都是摸摸他的頭說「媽媽惜……」;爸爸完整經歷了「返老還童」的階段,我感覺他很幸運。更幸運的是我們,因為爸爸並沒有覺得久病連累子女而心生愧疚,而是安處於他失能的老年期,因此,我們對他的照顧毫無心理負擔。

十多年來,爸爸以他肉身的病痛來教導我、啟發我,讓我學習以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情(盡人事)、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聽天命),更重要的是去分辨何時我該停下努力的步伐、用心聆聽善的天意。爸爸身心狀況「相對平穩」,我的解讀是:或許,經過這麼多年,他認為我的學習有了一點進步吧!

某一天,或許爸爸突然發燒、不舒服或怎樣,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無常」即是「常」(There is nothing in this world constant, but inconstancy.),變動是正常的,不必歸咎他人或罪責自己,「所有的經驗都不是問題」(p.104),「事都能行得通,不是只有某些事才行得通」(p.225)——我對本書所做「書摘」中的最後一段話。

在中年的此刻,我看看過去,覺得一切都很好,心中充滿感謝,沒有後悔、不需要重來;對於未來,我常相信:Everything will be fine.

 

關於讀書會,我很感謝德嘉法師介紹我加入這個團體。一年多來,從書本、討論和法師開示、同學分享中,我有很多的學習和成長,也因為共讀書目而延伸閱讀了其他書籍,不只在其中獲得純粹的閱讀喜悅,並且能與生活結合、實際應用而感覺到改變。我也想跟大家說:我非常願意跟各位分享經驗和感想,只是比較習慣用文字表達方式,「自在地公開發言」對我著實是一大難題。這方面,各位同學包容我,沒有催促我,總是給我時間、耐心等我湊足勇氣,我要跟大家說聲「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