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為病人洗澡後,志工都會仔細清潔這套上百萬的進口沐浴設備。
「阿公,我們去沐浴間洗澎澎囉……」。
「☆☆,幫你把衣服脫下來哦……」。
「阿嬤,幫妳脫尿褲,屁股稍微抬一下哦……」。
「◎◎,水溫可以嗎,要不要熱一點……」。
「阿姨,先幫妳洗頭哦……」。
「○小姐,要用沐浴乳嗎,還是清水就好……」。
「來,伯伯,身體稍微側一下,幫你洗一洗背……」。
「◇◇,這樣會不會太用力……」。
「阿嬤,頭髮有點長,順便剪一剪好不好……」。
「⊙⊙,我們做SPA,按摩一下很舒服哦……」。
「阿姨,還要再泡一下嗎?……」。
「□□,幫你吹頭髮,太熱要跟我說哦……」。
「△先生,要不要刮鬍子……」。
「阿公,幫你把尿套綁上去哦……」。
…………
朋友聽我轉述志工幫病人服務時的柔聲細語,動作輕緩,很羨慕病人,
還開玩笑說:「好想讓你們服務……」。
一般病房裡的浴室空間小,
身體虛弱的病人洗澡時,至少需要二個人幫忙,
一個照顧他的安全,一個為他更衣、洗澡、穿衣,
三個人擠在小浴室裡,十分不便,
就算單人房的浴室,也只有淋浴設備,
或站或坐的沖澡時間,對身體孱弱或不適的病人而言,是一大負荷,
家人或看護只得以在床上為他擦澡,來代替洗澡,
因此久病臥床的病人常有說不出的不適,精神更為萎靡。
到浴室全身淋浴,較能徹底清潔身體,
而盆浴,更能得到全身肌肉的放鬆,同時使病人的心情愉悅。
在安寧病房,配備有進口的搬運床和恆溫洗澡機,
行動不便或身體虛弱的安寧病人,經醫護人員的評估、許可後,
再由護士或志工為他服務。
志工將搬運床直接推到病床旁,病人無須起身、下床,在志工協助下使用滑板,躺上洗澡床,到沐浴間。
門上有護士精心的裝飾
洗澡機就像個大型的浴缸,
不但能上下升降,可調控水溫,
也有蓮蓬頭、水龍頭式給水和水療按摩的切換按鈕。
志工操作搬運床於洗澡機當中,為病人洗頭、淋浴或泡澡。
淋浴或泡澡?是否「全身」淋浴或泡澡?由醫護人員決定,
視病人身體情況及傷口位置、嚴重程度而定。
身上有引流管者,例如腹水或肋膜積水引流管,為了避免細菌感染引流管傷口及身體內部,不宜泡澡;有嚴重壓瘡傷口、亦或有腫瘤潰瘍性傷口等情形,也不適合泡澡。
記得曾有乳癌婦人因淋巴轉移,胸前有很多未癒或新傷口,不宜全身泡澡;我們將搬運床的上半部調高,婦人坐著洗澡,避免上半身傷口接觸到水,但下半身仍可盆浴。
T院有「五星級」沐浴間,是由志工募集的善款修繕完成,
有柔和的粉紅色調壁面,有貼心的暖房設備:
病人「入浴前」先暖房,「入浴中」的溫度會更高,以免病人著涼。
牆面上有幅經多位住院病人「票選」後一致同意,電腦大圖輸出的自然風光。病人躺在搬運床上,可一邊洗澡,一邊欣賞山水美景。
(天花板的太陽光燈泡在「入浴中」點亮,沐浴間更為溫暖)
沐浴間裡有一台善心人士捐贈的手提音響,
洗澡時聽著音樂,更能放鬆身心。
右邊吊掛的是移動病人用的「滑板」
並不是所有經醫護評估,可以洗澡的病人,都樂意接受我們的服務,
有人一開始誤以為要收費,經我們解釋,才放心接受;
有人希望同性志工為他(她)服務,如果當天沒有合適志工,則延後洗澡;
有人覺得有家屬幫忙、在浴室淋浴即可;
有人不習慣外人幫他洗澡,覺得不好意思而推卻;
有人因為疲倦,原本答應洗澡,後來改變主意……;
有人則指定某志工幫他洗澡(人跟人的緣份不同……)。
無論如何,志工都會在接到護士給的洗澡名單後,再次詢問病人的意願,
並且尊重他「當時」洗或不洗的意願。
幫病人洗澡的經驗中,我印象深刻的是
一位阿嬤年屆90,耳聰目明,講話也很清楚,總是面帶微笑,好可愛。幫她拖衣服時,我一邊說:「阿嬤,會不會冷?我動作快一點,怕你會冷……」,善解人意的阿嬤笑笑地、慢慢地對我說:「沒關係啦,洗澡脫衣服,本來就會冷嘛!沒關係啦……」。幫忙洗澡的兩個女兒,在我們幫阿嬤穿衣服時,跟她說:「這些是志工,沒領錢的,幫你洗澡,你要跟她們說謝謝……」,阿嬤就輕輕地說「謝謝啦」,我聽到慈善的長輩跟我說謝謝,很不好意思,又很感動,眼淚差點掉出來,急忙忍住,說:「幫你洗澡是我的榮幸……」。
(這個阿嬤,已經一個多星期滴水未進,不曾表示肚子餓。對臨終者來說,「臨終脫水」是比較自然也比較舒適的……。見「我們都是第一名」文末
http://jenjentw.pixnet.net/blog/post/29061924)
一位罹患口腔癌的男性病友,挖掉的左半邊臉上蓋著紗布,
原本在另一家醫院住了兩個月,一直只用擦澡來清潔身體,
他不好意思讓我們幫他洗,經太太的說服才進了沐浴間,
他的眼神幾乎沒有跟我們相對。
病人雖然性別、年紀不同,我們對待的態度,都是一樣的;
對我來說,是把病人當作什麼都不會的小嬰兒,
只是在做每個動作時,多了基於尊重的詢問或告知。
或許感覺到我們的自然和善意,他慢慢放鬆下來。
當我彎下腰,靠近,幫他洗另一邊臉時,聞到紗布下衝出的濃濃異味,
我面不改色,仍注視他的眼睛,輕聲說:「幫你把臉擦一擦……」,
記得他低垂的眼睛稍稍往上提,看我,我便微笑著對他點頭……。
得下咽癌的先生,50多歲,沒有家屬陪伴,身上都是尿臭味,
護士希望我們幫他洗澡。
洗澡、泡澡過程中,他咳嗽不停,一用力,氣管切管就湧出濃稠的黃痰。
用沐浴乳幫他洗好胸部、沖乾淨時,眼見一口黃痰又隨著咳嗽流出來,趕緊
抽出幾張衛生紙去接。
這樣接了好幾次,幫他穿衣服的時候也一樣,
幸好沒有再弄髒身體或衣服。
因為氣切的關係,他無法講話,平常都用寫字跟我們溝通,
在浴缸裡,他示意要刮鬍子,拿刮鬍刀給他之後,他用手指在我手心上寫字,
只有幾筆,我就看出是什麼字,
「鏡子」,我復述了一次,快快跑回會議室,拿包包裡的鏡子去給他……。
肺癌的榮民老伯伯,講話帶著鄉音,有些讓人聽不懂,但頭腦很清楚。
他在床上等著我們接他去洗澡,躺上搬運床,
見他下身只穿尿褲,怕他冷,也怕他覺得不好看,
我們一邊問他、一邊拿陪病床上的涼被要幫他蓋,想不到被罵「笨蛋……」,
原來,他堅持穿尿褲就好,就是不能動那涼被。
洗澡的時候,我們又被「唸」了好幾次,
「伯伯,你這條毛巾是洗臉還是洗身體用的?」我問他,
「毛巾哪有分洗臉洗身體,都可以嘛!真是笨!……」
他好生氣我的「無知」。
後來,他又生氣了,氣到坐起來,說:「擦身體要用力一點嘛!怎麼……」,
雖然中間還夾雜「他×的」,三個志工聽了,互看了一眼,想笑但忍住。
或許是老人家感覺不夠敏銳,也或許是他的軍人本色仍在,
我們就按照他的指令,很用力地用毛巾幫他搓洗身體,
真的,很用力。
「這樣可以嗎?」
「可以,很好。多謝、多謝……」,他說。
「多謝、多謝」這幾個字,他習慣用台語說;洗好後,他又說了好幾次。
因為信天主教,有時,後面還會接著說「哈利路亞」呢!
乳癌的阿嬤,兒子很孝順,總是專注於和護士間的問答,
對於非醫療專業的志工——我,幾乎視若無賭。
作為「資深」病人家屬,我曾有類似兒子的心情,所以不以為意,
也善盡我所自期的志工角色——提供病人或家屬需要的服務、做護士的助手。
第一次幫阿嬤洗澡那天,天氣很好,阿嬤喜歡洗熱水澡,加上沐浴間有暖氣,
幫阿嬤洗好澡、穿好衣服,我感覺到臉上的汗一滴滴滑落……,
或許在阿嬤沐浴過程中,兒子感受到我的善意,開始與我交談一兩句。
隔週,第二次幫阿嬤洗澡後,兒子臉上眼裡滿是笑容,
「簡小姐,謝謝你的服務……」;
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看了我志工證上的名字。
幫病人脫衣褲、洗頭洗澡到擦乾、吹頭髮、穿衣褲,至少40分鐘,
沐浴間持續開著暖氣,
因此志工即使只穿一件衣服,到最後通常是汗流浹背,臉頰紅通通。
把病人送回病房床鋪後,志工再進行清潔和消毒工作。
角落的架子,上層是各種沐浴乳、洗髮精、乳液,
中層有幾個水瓢,用來舀水淋病人的身體,以免沒有泡到水的身體部位受寒,
下層有刷子、一般清潔劑、酒精消毒水。
但最「強」的消毒水在這裡面:
黃色蓮蓬頭的出水,是進口專用消毒水,
徹底噴灑浴缸,數分鐘後,再以刷子和最高溫的水清洗。
搬運床上的塑膠墊,也一一拆開,
消毒、沖洗、擦乾,再噴上酒精消毒水。
最後是拖乾地板,按下「浴室乾燥」的按鈕。
再回會議室(洗手間有洗衣機)洗毛巾、圍兜、手套,洗好後晾到多功能室。
受訓期間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病人的清潔與舒適很重要……,
在T院的「值班志工服務項目記錄表」上,「身體照顧」是列在第一項。
以我的經驗,病人除非原本就很疲累,否則,在洗過香澎澎之後,都顯得神清氣爽,心情愉悅;身體上的疼痛和不適,也常因泡澡而舒緩;沐浴後躺回病床,多數的病人,都能很快入睡。
即使有些病人無法自行表達,
家屬也會在言語、神情中流露對志工的衷心感謝。
我總覺得這些感謝,是「額外的」禮物,
因為,對我來說,病人覺得高興、舒服,就是給我的最大禮物了!
☆ ☆ ☆ ☆ ☆ ☆ ☆ ☆ ☆ ☆ ☆ ☆ ☆ ☆ ☆ ☆
★ T院沐浴間牆面就如一般病房,可以接中央氧氣系統、抽痰設備。所以呼吸喘亦或血含氧量不足的病人,也能夠戴著氧氣鼻管、氧氣罩享受沐浴之樂。
★ 幫病人洗澡時,對於清醒的病人,我們除了告知,會徵詢他的意見;對半睡半醒,或甚至是半昏迷狀態的病人,我們也都會告知要做、正在做的事,表示對他的尊重。
★ 不管由護士還是志工為病人洗澡,都會請家屬或看護一同進沐浴間幫忙。有些醫院的護士或志工,其主要「任務」在於操作沐浴機和指導,而把實際洗澡的機會「讓」給家屬及看護,其目的在於讓看護更熟悉如何為病人清潔身體,也讓家屬有機會為親人服務。
親屬為家人洗澡,一方面是藉此機會做親情的交流,彼此留下溫馨的回憶;另一方面是,讓某些家屬覺得「為治癒無望的家人盡了一份心力」,不致因幫不上忙而愧疚或自責。
★ 沐浴不只直接對病人的身心有幫助,沐浴時的輕鬆氣氛和肌膚的直接接觸,可很快拉近志工與病人間的距離,為往後的信任關係和對話開啟建立基礎。志工也會適時地,以言語搭起家屬與病人間溫情交流的橋樑。
——感謝諸位病人給我服務機會——
—感謝資深志工Y姐對修繕沐浴間的用心—
—感謝護士Y小姐補充—
—感謝D主任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