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對生命好奇
常是萬物的本質,可是我們不尊重無常,不喜歡無常,努力否定事情永遠在變。在這個否定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失去了生命的神聖感,似乎忘記了自己本是自然體系的一部份。

常乃是真正的善。

,多半來自於恐懼無常,根源於片面的、偏頗的現實觀。

常總是苦樂參半。痛苦和快樂是分不開的,兩者都值得讚美,都是極為平常的事物。痛苦不是懲罰,快樂也不是獎賞。

靈啟示鼓舞我們,使我們瞭解世界的廣大和奇妙;不幸則使我們謙卑。這兩者相輔相成:只有心靈啟示,我們會傲慢;只有不幸,我們會失去憧憬。

幸能使我們柔軟下來,讓我們的心成熟,也可以是瞭解別人的一種基礎。

我相當於本善或佛性,是一種無條件的存在。


我就是對世界的神聖性懷著最徹底信心的一種心態。那是一種無屬性的幸福感,可以包容各種不同的經驗,又能處在無條件的喜悅中。

「無常」強化我們對生命的珍惜。

旦認清無常即是無常,我們就可以同時觀察自己對於無常的反應。不管反應如何,都只是對苦或樂的習慣性反應罷了。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接下來的衝動,看看自己如何製造出「苦」的副產品。

 

們一旦體會到生活中的空性……注意到近在眼前的事物,發現自己以新鮮的、清澈的、未加修飾的覺察力覷透了實相,那一刻就是我們認出無我的時刻。只要知覺是清新的、開放的、愉悅的,我們隨時都能認出無我。

祥是……瞭解「所有對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之後,所得到的祥和。

第十一章  不侵犯與四魔障
件事情對我們而言是不是魔障,……完全取決於我們對實相的認知,取決於我們和自己的關係。

障,其實是這個世界和我們的經驗整體要提醒我們「卡在何處」的一種方式,除非我們學會了自己必須學會的功課,否則障礙是不會消失的。這些問題會一再地以新的名稱、形式和顯化而重複出現。

 

魔」是指對「逃避痛苦」上癮的寫照,是對快樂的追求:每當我們感到不安、尷尬的時候,每當痛苦以任一種形式示現,我們都會急著逃跑,恢復安適的感覺。與其逃避慌亂、不安,我們不如打開心胸,面對進退兩難之局,睜眼看看自己如何在逃避痛苦。

 

魔」指的是我們腳下毯子被抽走以後的反應。……我們可以讓自己開放地探索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與其掙扎著找回自我概念,我們其實可以進入那種一無所知的心境(本慧)……。然而,我們並不信任自己的本慧,所以不敢安住在那個自我崩解的狀態中。

惱魔」是指那些強烈的情緒。我們都在利用自己的情緒,我們無法任其生滅(還火上加油),卻利用它們來奪回我們的安全感……。事實上,我們可以安坐在那裡,讓情緒過去,既不需要譴責自己,也不需要為自己辯護。

 

己因為不肯安於一無所知中的疑慮、尷尬和痛苦,所以一再造做出愚昧的行為」,這份覺察,會使我們對自己和別人升起真正的慈悲心(對自己溫柔,也會善待別人),因為我們已經看到生命陷落時所發生的事,以及我們心中生起的反應……。

 

「死魔」是對死亡的恐懼。恐懼死亡,實際上是害怕活著。

追求安全或完美的過程中,一旦感覺肯定、完整、自給自足、安適,便開心起來,這都算是一種「死亡」……,這裡沒有空間容許別的東西打斷;我們企圖掌控自己的經驗,而把當下這一刻謀殺了。這麼做無意於自尋煩惱,因為我們遲早會碰到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把所有崎嶇不平的地面鋪平,對生命其實是一種侵犯。

徹底活著,做個完整的人,或是要完全覺醒,就要……鮮活地體驗每一個當下。

 

「死亡」就是抓住已有的東西不放,希望每次的經驗都向你保證,讓你覺得完全沒事。

們可以不要求完美,只要求時時刻刻全然體驗自己的經驗,……逃避當下的經驗,猶如熱愛死亡勝於活著。

果我們和自己看到的東西合而為一,和自己感覺到的東西合而為一,也就開始和自己的本慧(註:根本的佛性)銜接了。

 

要放下,只要捨,……就會覺醒。

 

第十二章  長大
有在自己的經驗中才能找到智慧。

 

覷本心(對直下覷透的東西溫柔相待而不評斷)就可以發現佛性,發現事物的真相。(註:靜坐即是其方法)

坐時除了「誠實看清楚」之外,還需要「仁慈」(愛、溫柔或無限的友善);……誠實但缺乏仁慈、幽默、善心,就會苛刻。

物都同樣珍貴、圓滿、良善,每個人都同樣珍貴、圓滿、良善。如果我們能夠開放而幽默地看待自己的意念、情緒,就會如此看待宇宙。發現自己是佛,就發現所有人事物皆是佛。

一令我們無法對別人敞開心胸的原因就是,別人會激起我們心中的困惑,而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勇氣或理智加以對治。可是,如果我們能夠仁慈地看清楚自己,自然會覺得有信心、(對於向世界開放自己)沒有恐懼。

 

第十三章  擴大慈悲的圈子
悲不只是用來對待他人的,同時也要用來對待自己。

 

受自己的每一個部分,不論喜歡不喜歡,都接受。要能夠這樣,就必須開放。開放,佛法有時稱之為「空」——不固定在任何事物之上,不緊抓住什麼不放。只有在開放與不評斷的空性中,我們才會承認自己的感受,才不會卡在自己的現實觀裡。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看見、聽見、感覺到別人的真相,和他們正確地相處與交流

 

始至終,我們都要對自己所不喜歡的那些部分、連看都不想看的缺點慈悲相待。

 

執著於自己的方式,才會產生痛苦。

 

們總是習慣性地用「責怪」這個障礙,來避免與別人進行真實的溝通,再用誰對誰錯來鞏固這個障礙。……責怪,為的是保護自己的情感,保護內心那塊柔軟的、開放的、溫柔的部分。……改變的第一步是:每當自己想責怪別人,先試著去覺察那份想緊抓住自己的感覺。……不再責怪別人以後,經過一段時日,自然會擁有一個開放的空間,而開始感受到這個溫柔的部位。

 

某事感到憤怒時,我們通常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怪別人(歸咎他人),一是怪自己(為自己的憤怒感到罪惡感)。

 

們以為自己只有一個選擇:事情要不就對,要不就不對。……我們總是以自己為準:不是認為自己對,就是認為自己不對。……事情本身實在比「對」或「錯」要善變而詭譎得多;凡事曖昧不明,一直在更遷和變動中。……對與錯的觀念,使我們整個封閉起來,令我們的世界變得很小。……我們其實可以對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慈悲一點。

 

其非要說別人是對是錯,與其把自己封閉在對錯之中,不妨採取中道——不緊抓著自己的版本不放,這意味著開放我們的心與頭腦。我們的心能不能寬大到承認自己並不知道誰對誰錯,而安住在那份空性中?

 

論對與錯,都有太多其他的可能性,我們不妨活在那個比較溫柔而不確定的地方。

 

放的空性中才會有真正的交流。

 

何與對方溝通……彼此產生交流?第一步就是願意感受自己所經歷的狀況,開始和自己認為不值得存在的那部分建立起慈悲的關係。……一旦學會對自己慈悲,那麼,慈悲的圈子(對待人、事的方式)就會跟著擴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