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四章  不死之愛

…這份和他人的痛苦相連的親情,這種無法再疏離地看待他人痛苦的無力感,就是發現了自己內心的溫柔地帶,發現了「菩提心」。

 

士臨死時非常痛苦,當她再也無法忍受那份痛苦和怨恨時,開始能體會……一位被土石流淹沒而孤獨地在溪邊等死者的心情,她終於領悟到:這不是她的痛苦,而是眾生的痛苦;這不是她的生命,而是生命的本身。

 

心靈啟示不見了,我們準備要放棄時,就會在痛苦的溫柔中,找到治療的藥方。……孤獨、恐懼、感覺被人誤解或排斥,這其中就存著萬物的心跳,真正的悲心。

 

們總以為保護自己免於痛苦,就是對自己好,但真相是:我們只會更加恐懼,更加僵硬,更加疏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經驗到的自己,是和整體分開的(自己與痛苦之對立)。……我們越保護自己,就越痛苦。如果我們開放自己,讓自己心碎,反而會發現自己與萬物是一體的。

 

私的人有兩種,一種不聰明,一種聰明。不聰明的自私者只想到自己,所以結果總是混亂、痛苦。聰明的自私者知道為自己好的最好方法,就是為別人好;這種為別人好的結果,卻是喜悅。

 

們需要有人鼓勵我們不要躲避自己的感受,不要為自己心裡的哀傷和愛而感到羞赧,不要懼怕痛苦,

 

受法接受痛苦釋放喜悅(吸進痛苦呼出快樂),把我們反向運作的習慣逆轉過來。施受法使人感覺不那麼沈重、偏狹,也讓我們瞭解自己可以無條件地愛人。

 

「吸進痛苦」使甲冑(防衛心)開始崩裂,我們開始感覺自己能夠放心地、自由地呼吸,感覺內在有一股仁慈與溫柔的能量。……「呼出輕鬆與寬大」,可以促使甲冑崩裂;「呼出」暗喻的是打開自己的整個生命。

 

情發生了,還不知道怎樣處理,感覺很不確定……,「菩提心」往往存在於這脆弱的時刻。

 

…在痛苦的溫柔中,發現了菩提心。

 

提心會顯現成一種根本的開放態度,佛教徒稱之為「空性」;菩提心會顯現成根本的溫柔、慈悲或溫暖。……在相對的層次上,我們這高貴的心感覺起來就像是與萬物同源的親情;在絕對的層次上,則是無依無恃或開放的空性。相對與絕對層次的菩提心若一起作用,就會使我們與無限的愛銜接。「不死之愛」的特質就是慈悲與空性。

 

現菩提心的旅程與「登高望遠」的旅程剛好相反,它不是向上提升的旅程,而是向下探索。……我們不是要超越眾生的痛苦,而是要朝著騷亂和困惑前進……。我們要探索痛苦、不安全感的真相和不可預測的本質,……按著自己的步調,不疾不徐,一直向下探索。

 

第十五章  扭轉習性
想對別人慈悲,先對自己慈悲。

 

受法的精髓是:吸進別人的痛苦,使他有空間放鬆、開放,然後呼氣,送給他解脫或任何你認為能使他解放、快樂的事。

受法逆轉了我們趨樂避苦的慣常邏輯。我們在施受法的過程中解除了「自私」這個存在已久的模式。……用佛法的語言來說,就是化解了自我的頑固與執著。

受法也可以一種隨時隨地進行的冥想……我們可以當場為那些希望自己慈悲卻十分恐懼的人、希望自己勇敢卻怯懦的人行施受法——吸進他們的痛苦,呼出空性與解脫。

 

受法都是從自己很關心、很想幫助的人開始做起,……也可以為自己、為所有同病相憐的人行施受法。……再把範圍擴大,為自己一向敵視的人——傷害你或傷害他人的人——行施受法。

 

受法可以無限擴展。行施受法後,慈悲心會漸漸拓展,……會發現幾越來越能面對已往所不能面對的問題。

 

第十六章  和平侍者

訓練適應能力,捨棄僵硬的心,「靜坐」和「施受法」算是經得起考驗的好方法,不過六度波羅密卻可與之互補,使得修練變成了日常生活的活動,令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作所為成為一種「學習和平」的藝術。
 

度波羅密和日常行為不同在於:波羅密是建立在般若(智慧)之上。「般若」是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可以消解我們的執著傾向,也是一種自欺探測器,以免我們成為「正義之師」。

 

正具有治療力量的就是「感恩」和「溫柔」。

 

「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般若)是一種探索之旅,不是刻在石頭上的聖戒(道德宣言),不是要我們達到某種完美的標準。

 

覺自己有所欠缺或沒有價值的時候,就會囤積東西、擔心失去。……如果深深看進自己的內心,會為這種充滿恐懼的執著和攫取而落淚;這份執著使我們承受巨大的痛苦。

 

們隨時都能體驗自身根本的富足,關鍵就在於「放鬆」,……如實地看著事物單純的本質;直心(開放的心)對待萬事萬物,就會隨時隨地發現自己根本的富足。「布施」這一學習「給予」的旅程,就是要和這份富足感連接。

「持戒」要規範的不是人的缺點或錯誤,而是逃避真相的習慣。持戒是鼓勵我們「放下」的旅程,讓我們安住在當下,和當下這豐富的一刻銜接。

內心層次上,持戒就是回歸溫柔、回歸誠實、回歸放下,在內心找到不鬆不緊的平衡點、不懶散也不僵硬的平衡點。

「忍辱」並不是一味忍耐、堅忍、忍受,而是不論碰到什麼事情都不立即反應,去咀嚼、聞一聞、看一看,放開心胸認清眼前的情況、體驗箇中奧妙。忍辱是「放鬆」的旅程。

時我們會突然衝動起來,生活速度突然加快,或覺得自己必須得到答案……,如果反其道而行,我們可以送出空間感,使事情的速度慢下來,讓自己的慣性反應不再發生。

「精進」並不是逼迫自己,不是需完成的計畫,也不是要贏取的比賽……而是你雖很想賴在溫暖被窩裡,不過還是跳下床生火,因為,眼前陽光燦爛的景象比賴床更具吸引力。

們越是和更大的視野銜接,越能和高能量的喜悅連結。「精進」就是打開我們開悟的胃口,是「行動」的旅程。

坐可能是唯一不在實相上增加任何東西的活動;任何東西都來去自如,沒有染著。靜坐完全沒有暴力、沒有侵略性;它不填滿內心空間,反而讓我們和無條件的空性連結——這是轉化的真正基礎。

著於自己的思想和記憶,就是執著於無法捕捉的東西。

生具足的智慧、原始的富足和無邊的空性,是我們的天賦人權。

若(智慧)使我們無家可歸,因為無法執著於任何事物之上,我們才會真正放鬆、不再戰鬥,不再進退維谷,也不再靠邊站。

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很渴望以前的習慣,布施時懷念執著、持戒時想要脫離現狀……,沒有關係,我們就讓這懷舊之情自然發生!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會這樣。這懷舊之情自有它容身之處,正如世上每一件事都有容身之處一樣。

 

附錄  第十六章重點整理:

作者要我們想像一個讓人學習慈悲和平藝術的訓練營,她稱之為「菩薩訓練營」或「和平侍者訓練營」,在此,可以學習靜坐、施受法和六度波羅密。前文已討論靜坐和施受法,此章討論的是六度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

六度(六種法門)波羅密(到彼岸、成佛)是六種在日常生活中修練的方法,幫助我們捨棄僵化的二元對立觀念,讓心保持彈性,最後能超越輪迴,到達彼岸。作者說,「六度」並非嚴格的道德教條,規定我們應該如何不能怎樣,也不要求我們達到某種完美的標準,而是各自對應一種探索的旅程(見後文)。前五項波羅密奠基於最後的「般若」(智慧),般若也貫穿前五項,讓我們學會放鬆、不再執著。我們在此探索之旅當中,有時會落入過去的習性(懷舊之情),但作者認為只要我們能覺察此懷舊之情並接納它,假以時日,終能進入無依無恃的境界。

雖然六度波羅密可以達到以上所述的境界,但接受和平藝術訓練(進行六度波羅密探索之旅),並不保證有任何成果。基本上,我們要做的只是深入觀察各種情緒變化、一切生滅活動,瞭解別人的做事方式,並思考自己行為對別人情感所造成的影響;我們將在此過程中發現:真正具有治療力量的是「感恩」和「溫柔」。如此的領悟,也將改變我們的心與行為,並帶給世界正面的影響。


佈施——給予的旅程(去貪)

放鬆→以直心(開放的心)對待萬事萬物→在根本、全然的富足(萬物的本質,每個人都有的)中建立信心→不執著、不抓取、不總是為自己著想、不侵略、不恐懼→(日常生活上)待人處事有彈性有溫暖
 
  方法:財施(財物)、無畏施(信心)、法施(佛法)p.165

持戒——放下(歸零)的旅程(去身口意三業)

   戒律讓我們逆轉慣性模式,不逃避真相,安住當下、和當下的豐富連接

      內在層次:回歸溫柔回歸誠實回歸放下,找到內心不鬆不緊的平衡點p.167

      外在層次:靜坐、佛法課程

忍辱——放鬆的旅程(去嗔)

     忍辱不是一味忍耐,而是不立即反應,與放開心胸去認清眼前情況、體驗個中奧妙。

      方法:施受法,面對事情時送出空間感、截斷慣性反應(p.168)
精進——行動的旅程(去慢)

和更大的視野銜接,越能和高能量的喜悅連結,並能打開開悟的胃口。

方法:靜坐、改變趨樂避苦的習慣
禪定——安住的旅程(去疑)
     
安住於當下,須臾不離,回到這一刻不變的本心,與無邊的空性連結。

方法:靜坐,不執著於思想記憶情緒意念等。
般若——??的旅程(去癡)

心理上,不執著於任何事物,真正放鬆,不再戰鬥,不再進退維谷,也不再選邊站。

行為上不再追求安全感,截斷因為想保護自我領域所產生的苦p162.l.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