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臨床佛學讀書會的成員,每兩星期見面、討論一次,

一本22章、200多頁的「當生命陷落時」,我們討論了一年多。

外表上看,這或許是個「沒有效率」的讀書會,

但對成員來說,「進度」完全不是問題,

因為從書本內容延伸的討論,同樣讓我們收穫滿滿。

 

上次讀書會是針對「對治混亂的三種方法」,

順著脈絡,聊到了一個跟內文不相干的問題:「死是什麼?」

這次聚會,就「你覺得死是什麼?」,每個學員提出簡要的想法。

 

是人生考驗的最後成績單。

恐懼、生氣導致細胞死亡。

重設目標。

停止呼吸。

形體幻滅、新的開始。

惡念升起,也是一種死亡。

長眠、睡著。

這一世功課的完成。

是大休息,為了走更遠的路。

畢業了。

對自己及家人交代的時刻,也是「放下」的時刻。

像穿脫衣服一樣自在。

緣滅。

是結束,也是出發、生的開始。

人生劇本的結束,令我害怕。

  靈魂離開臭皮囊,但我有很多掛礙。

  演員走下舞台時的謝幕。

否極泰來、進入宇宙懷抱的轉化點。

這一世的結束,也是另一個開始。我不怕死但希望好死。

有來世的生命長流之中途休息站。

這一世的了結,道再見後,往該去的地方去。只管這世好好過,不煩惱死後去哪裡。

長時間的休息,之後也許到另一時空,有許變成另一個生命體。

戶政資料上的「除戶」;每一個「意念的生與滅」也是死亡。

從這個空間中消失,但可能存在於其他空間,能跟生者交會。

  是「回家」、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

  放下過去、迎接未來。

  是一個「機會」。

另有朋友說,死

◎  死,是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

◎  死,代表隊其他人無法再產生影響。

 

讀書會的帶領法師、也是有多年安寧病房宗教師經驗的臨床講師——宗惇法師,從佛法和臨床觀點來看「臨終」與「死亡」,他說決定「死後去哪裡」的三個因素是重大業力(善業與惡業)、身口意的習性和臨終當下的心念,也就是隨重、隨習、隨念;前二者是靠平日修習的功夫,但後者(隨念)才是決定死後去向的最關鍵因素。

越接近臨終的「業」,業力越大,臨終一刻若感覺有方向、有目標,心就不至於恐懼、感到一片黑暗。再者,人在呼吸停止後的感官敏銳度,是常人的七倍,尤其「耳識」(聽覺能力)是最後消失的,因此「臨終說法、開示」非常重要,比之後為往生者「助念」重要得多。

 

臨床宗教師除了在平日訪視中,導引病人看見自己生命中未解的問題,幫助他們用自身的內在資源、力量去解決問題外,「佛教」臨床宗教師也會對臨終病人做「臨終說法」。臨終說法並非一味灌輸佛法,而是以「病人的生命故事」為主軸來談佛法,並以宗教師個人堅信的「信念」與病人互動;這些信念是宗教師在「親身體驗」和「獲得感動」後凝聚成的,因此具有穿透和影響的強大力量。臨終說法為心識飄搖擺盪、如處深淵的臨終病人提供「啟動」和「感應」的機會,讓「正念」「定」下來(「隨念」是最關鍵的……)。

 

培訓臨床宗教師的指導法師——德嘉法師說平日陪伴病人時,即要幫助病人透過「生命回顧」來自我肯定生命的意義,佛教宗教師的「臨終說法」則是要提醒病人「提起正念」;正念的「念」,並不只限於「阿彌陀佛」這一念,而是泛指所有「正向的念頭」,包括感覺生命的美好、肯定生命的意義、過去的貢獻和善心善行、人生的圓滿等等。

 

「死亡恐懼是必然的嗎?」同學這樣問。

他曾餵病人喝水,轉身加水再回頭時,病人已往生,看來是平靜的……。

 

我感覺「死亡恐懼」有年代差異甚至城鄉差異。以前農業社會的人,跟著大自然節奏生活,因與大自然休戚與共,看到宇宙的法則——生老病死(或成住壞空)日日上演,看到生命的循環和生生不已,不會覺得「死」是「生」的否定、對立面。

再者,過去的人因為改變外在的力量有限,對環境的變異,在好奇之外,有更多的「敬」和「畏」,因此,對生活裡的「擁有」有更多「感恩」和「知足」(我感覺對生活的「不滿意」,導致現代人對「生」眷戀——對「死」恐懼),對生活裡的「無常」有更多「認命」(我覺得等同於現代人常強調的「接納」)。

加上舊時的人沒唸什麼書,用四肢討生活、用感覺過生活,不運用(因受教育)越來越發達的「腦」去二元分立(包括前世今生、此岸彼岸……)並評價原為一體的萬事萬物,不用腦去追討究竟人生意義的問題(「活著」本身豈不是最大的意義?試想在這目前還找不到邊際的大宇宙中,我們「竟」能活著,身體構造如此複雜,「竟」能和諧且自動運轉,這近乎奇蹟和恩賜的本身,不就蘊含無可言說的意義?)、不用腦去挖掘宇宙萬物生成和運作的法則,或自恃地以為人定能勝天……這些都相對地使他們的死亡恐懼少於現代人。

 

德嘉法師的臨床觀察是:沒有人不怕死……。

宗惇法師的經驗是:只有極少數人不恐懼死亡,像生命中有足夠歷練、吃過很多苦的人、盡人力後能「放下」者、對生命勇於負責的人……。

 

「死是什麼」,可以是聊天時隨口提起的話題,

但如果要把它當作一個嚴肅的主題,意義又何在?

有人因為生病、面臨危機,而想要探索;

有人認為這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或者,臨床宗教師的綜合結論——「死亡恐懼普遍存在」,會促使我們開始這個思考。


對我而言,這個提問的意義在於:
希望死時沒有遺憾,同時,為臨終可能的困境做準備。

 

「死是什麼?」

在讀書會上,我的簡答是:重回並燕處在宇宙母體(萬物的本源)中。

如果要問「在死之後呢?」

我的答案是:

可能不知道過了多久,幻化為宇宙萬象,

「變」成蚯蚓花草石頭灰塵或什麼無法想像的「東西」,

都好吧。

而這種改變是否依循某種「律則」,則在我的好奇之外。

 

我對「萬物一體」和「宇宙的善」有很大的相信,

這種「相信」從何而來,我不知道;

當然,目前的感覺,在未來有所改變,是有可能的。

 

希望死時沒有遺憾,我便要沒有遺憾地過每一天。

「沒有遺憾」不是指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

而是對生活內容有概略計畫、期許的同時,

接納造成干擾的內在、外在和不明因素,

也就是學會更放鬆、更放下、更隨緣。

 

死亡之所以恐怖,在於未知,

生時無法經驗死亡,

並且

我們無法用此生的處事經驗和習慣,來預知和掌控未知的死後世界;

然而,活著的時候,甚且有許多事在掌控之外,何況是死亡?

(「恐懼死亡,實際上是害怕活著」——當生命陷落時第十一章書摘)

也因此,學習放鬆、放下和隨緣,會是「為死亡做準備」的一項重要功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