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給讀書會○○同學的信:

我膽子可能比你還小,除非不得已,不會開口,

讀書會上幾度想說說自己的經驗和想法,還是欠缺臨門一腳的勇氣。

我還要給自己一點時間,或者推自己一把吧!

  

關於你所提出的:

覺得書上所說很有道理,也懂,在生活上卻常常做不到,比如在家裡與丈夫和孩子的互動……

我想分享結婚近20年、帶3個小孩的經驗,以及參加讀書會後的一些感想。

 

不知道你是否看到上次我貼在讀書會部落格上的文字,

(包括一些疑問,不過我還是沒膽開口)

其中提到 

疑問之一:
130
頁,「紀律是非常重要的」與「在輕鬆喜悅的心情下修行」,兩者之間是否有所衝突?
或者說,如何在輕鬆喜悅的心情下修行,又能兼顧紀律?

修行需要一定的「自制」,不能因循習性去排遣無聊或找事情填滿空檔……。(73頁)
紀律,在我理解,應該是要幫助我們「自制」;
我們能輕易做到的事,就不需要自制,也不需要紀律,
而對於我們無法輕易做到的事,要求自己去「符合紀律」時,如何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

我覺得,「完全沒有衝突」是不可能的,就像學生「在考試制度的壓力下」,要兼顧「快樂學習」一樣困難。
比較可能的是: 給自己設定一個「朝向符合紀律」但是「較易達成」的目標  同樣是需要「自制」,但沒有太大壓力(近乎所謂的輕鬆愉悅)。 日積月累地進步一點點,與目標趨近一點點……

不知道各位同學的看法如何?'

 

跟你一樣,我總覺得書上的很多內容,實在太有道理了,

(我很享受一再重讀)

但發現,某一些自己認同的事,卻做不到,比如像「靜坐」。

我並不要求自己從此時此刻開始,一定要做到,

否則就是自己不好、不對、不應該,是自己差勁或不如別人。

不知道哪一位法師(德嘉?)說到「修行是一條漫長的路……」,

若不以宗教觀點,我覺得可以說:

每一種學習或習慣的建立,都需要很長時間,不是一蹴可幾。

 

或有人認為,這是我不夠精進的藉口,但我認為:

我們生命裡的點點滴滴都不枉費,都是不斷累積的資糧,

不管是實際生活中苦、樂的體驗,或吸收書上、朋友們的知識經驗智慧……等一切一切,

只要我們有心,這些資糧都會在有意無意間,幫助我們往修行(學習和成長)的路上走。

 

你說:

發現自己還是像個老媽子,叮嚀東囑咐西,跟在後面收東收西,自怨自艾,

按捺不住情緒時便指責孩子或先生,之後又自責做不到書上所說的……

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

 

你所提到有關家庭生活裡的一些事,

這些經驗和感受,很多太太、媽媽都心有戚戚,包括我。

但我覺得

你對自我的覺察

你對達到嚮往中「境界」的自期,

和你嘗試卻還沒成功的改變,

哪怕者是一點點,都是資糧,都不枉費。

 

資糧「量」的累積,或許在某時某刻,水到渠成時,不期然地造成「質變」。

 

到「質變」的過程當中,可以隨緣:

不藉助外力(比如戒律),又不為自己設下易達的目標。

我們或許會反省,認為自己如此的隨緣就是「不精進」,但我認為

覺察到自己的狀況(我不藉助外力,又不為自己設下易達的目標),就是一種「廣義的精進」。

(書中不是多次提到覺察的重要和影響?)

 

有時我們也可以不那麼隨緣,而去「用一點力」

比如「藉助外力」(比如戒律)或是給自己設下一個「較易達成」的目標。

「較易達成」的目標,其實就是「不太高的期望」

「不太高的期望」,容易達到,可以避免壓力太大、挫折感,甚至是自我否定和提早放棄,

我想,這也比較符合作者所謂「在輕鬆喜悅的心情下修行」。

 

不管是「隨緣」或「用一點力」,別忘了書上提醒我們:要對自己慈悲……

「慈悲」是「無條件的接納」,

無條件的接納,是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看到的一切「果」,都有其背後的「因」,

過去眾多的「因」,使得此刻的「果」是必然出現的,

因此,我們不評判、不歸咎、不定罪。

 

如此一來,即使自己不藉助外力,又不為自己設下易達的目標……

也實在不需要對自己下「不精進」的評斷,

(當然,外人若是對我們下此評語,更是無甚意義的)

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接納,也是對自己的慈悲;

我們願意繼續「覺察」,也願意給自己時間。

 

 

說到「期望」一事,期望總會帶來「失望」,不管對自己或他人,

但我們果真能期望什麼嗎?

果真能期望他人改變,以符合我們的想法嗎?

如果他們沒有改變,不合乎我們的期望,就是他們錯他們不好嗎?

 

在夫妻關係中,我越來越看到自己對先生的「期望」,只是一種我執:

自我中心的想法。

舉例來說:我希望他能隨手收碗筷、收零食的包裝袋;

教小孩時,我會不厭其煩「耳提面命」,希望他們從小建立好習慣,

同時,說之以理:收拾好自己使用的東西,是負責任的態度,也是對他人的體貼……

對大人,說「垃圾要拿去丟,不要放桌上」,

幾次之後,沒有這習慣的他,會開始不耐煩,「知道啦!」「別再唸了!」「等下就會收!」

他一兇,我不是害怕就是生氣,有時也兇回去:「你如果做到,我就不會講了啊!」

如果後來沒收,我一定嘀咕:「還不是沒收!」「最後都是我收,把我當老媽子、傭人……」「不負責,不體貼……」。

 

我的「期望」並沒能改變什麼,反倒造成關係上的緊張,

我因此去反省,這種「期待」有正面意義嗎?是否該有所修正?

 

 

與朋友談到「影響」與「左右」的差別。

孩子小的時候,我可以輕易「左右」他們,比如:「今天上學穿這套衣服」,

他們不會有意見,

隨著一一進入青春期,他們開始有主見,有堅持,

我開始調整態度,學著從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到

更清楚地說明原因,聽他們的意見(有時是情緒化、不合理的),跟他們商量、「討價還價」,或者讓步。

我發現,他們越長越大,我左右的程度就越來越小,

能努力做的,只有「影響」他們。

努力,包括陳述我做此決定(提此建議)的原因,用我的經驗、援引書籍內容佐證,或動之以情……

這些努力,在長期來看,可能會發生某種影響力,

對當時的事件而言,不一定——孩子可能完全不受我影響地選擇某一決定。

 

國中,15歲的小孩都難以左右,何況是中年人!

 

後來我發現,要把期待(要求)或自己的想法,加諸於跟我成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的四十歲的人身上,要他改變,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太多的「因」造成現在的果,這個「果」並非我所能左右。

再者,要他改變,只為「要求他符合我的期待或標準」,這似乎是不合理的:

為什麼他必須要滿足「我」的期待呢?

 

於是,「期待」轉為「接納」:

對於這個因過去種種現在不得不然的他,我接納;

我也不叮嚀(嘮叨)了,因為「叮嚀」代表我對他有所期待、把我的標準套用在他身上。

 

「轉化」就在此悄悄發生。

 

當我接納,我收拾「殘局」時不再有怨有氣(偶爾還是會在心裡唸啦),

當我「閉嘴」不嘮叨,發現先生有些時候竟然會自動收餅乾紙,

還會得意地跟我說:我有收垃圾哦!(我跟孩子說:爸爸也像小孩,要我的讚美……

甚至加入「教育」的行列,跟孩子說:○○,擤鼻涕的紙要拿去垃圾桶丟,不要放桌上……

 

中年人難以被「左右」,但,是否可能被「影響」呢?

我認為是有機會的——

如果我們願意訂出更低的期望值,給出更多的接納和更長的等待。

但我在思考的是:

如果我想要影響一個人去做某事,

表示我認為這件事是「好的」或「對的」,或甚至認為他「應該」這樣做;

這樣的企圖,又是要把我的標準(價值觀)加諸他人。

 

所以,到最後,我覺得連「影響」這一期待都要隱身,

只能說「分享我的經驗,提供你做參考」。

分享,是平等的交流,不抱期待、沒有要求、不試圖影響,

讓個人去接收和擷取其中訊息;

至於對方是否有什麼感覺、有哪些改變,反而不是該在意的了。

 

 

沒有一套絕對標準,能恆常、放諸四海皆準地套用,對任何一個人做價值判斷,

再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生活內容,也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我會提醒自己,去尊重那些與我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反省,也用在我與孩子的相處上。

 

並不是我都能做到這些理智上認為對的事,

對於家人,更會因為覺得關係親密,而以為「要求」是合理的、不該被責難的,

但有了反省之後,我能夠更覺察和觀照自己;

在某方面來說,能覺察和觀照,比起渾然不覺,就是一點進步,不是嗎?

我們都有起步了,一起,再加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