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那天一早去蓬萊,這次拜訪的是賽夏族的國寶潘三妹,本來以為會是個老阿媽,卻不然。她的藤編竹編在技術方面的精進是開始於在兒女長大以後赴日拜師學習,原先嫻熟的是該族的傳統編法和主題,不出生活中的實用物品和祭儀中的特殊裝飾,像臀鈴,(矮靈祭中背掛在臀部後方,舞動時會發出聲音) 後來融入了她自己喜歡的大自然植物圖像。

> 一盆水,一隻鑽子,和藤,就可以幻化,不可以說幻化,那好像在描述一瞬間的事,應該說,煉出時間心神匯聚的成品。

> 早上剛好有一個護溪(什麼溪?)的活動,我們也參加了。

> 除了見識到搗麻糬的大杵的重,吃到真正圓糯米在大臼之中短短二十分鐘變身成的特Q麻糬,(回家要用筷子去剪,完全無法施力,索性用手)我們還即興加入賽夏族人的舞蹈,剛剛教我們藤編的潘老師也在其中,頂著正午的大太陽,我們嘴邊可還有沾麻糬的花生粉。那音樂已不是純然賽夏族的,因為我聽到卑南族的南王系之歌。還有流行國語歌,邊跳邊覺得不對味。不過,倒也是這次行程中值得記憶的。

我特意端詳了人們口中的潘老師,在潘身上,在泰雅織布老阿媽的身上(我猜她也是國寶),還有在我老師瑁瑁瑪卲的身上,(那天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旁的誠品等恐龍老師時,看到一本介紹原住民藝術家的書,才知道她原來是泰雅族的代表人物)都看不出一種現代人在所謂功成名就後輕易流露的傲氣或不凡的感覺。

我揣想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過出於自身的愛好,或許後來有或多或少的使命感在身,但世俗的讚美或肯定並沒有扭曲或掩蓋了她們原本簡單純樸的原貌,那很貼近自然,很貼近生活於是也很真的氣,令我凝思感動。

>我在想,所謂的藝術家氣質,最簡單的描述,會不會就是「真」一個字?

>我又想起上次南下,恐龍老師邀我們去他在台中的家,說是要介紹他們社區的建材(上課講到了很多地質成分),和他所收集的各種石頭,但我想一部份原因是他的友善和喜歡朋友吧!他是師大地球科學系畢業的。
>
我有機會和他太太做簡短的交談,她說在教自然,師大物理系,和先生是在學校認識的。我說我以前上學搭公車天天要經過師大路,很熱鬧…,她說他們理學院一直就是在師大分部上課,對台北其實不熟,唸完書就回鄉,對故鄉台南也不熟,除了跟家人出去,就是待在家裡唸書。

在左鎮國小旁的樹蔭下,我的孩子玩沙,她的兩個兒子在另一邊玩,我拿水給孩子喝,她拿毛巾為小孩拭汗。我們輕輕地聊,我突然覺得要流淚。她整個人給我的感覺,讓我想到媽媽。在一個意義下,都是高學歷,可是她們的豐富表現於外卻是一種天然的含蓄,和單純,和樸素,和柔美。尤其是她談到先生時,竟無法使用「我先生」這個最直接最慣用的名詞,而是在猶豫之中含糊地(帶羞地)唸出他的姓和名,我是極受震撼的。
>
我很想告訴老師:你的太太是個難得的「寶石」。而能識得這種寶石的人,我想必定具有某種心性吧!會不會,他和她也都是真性情的人。

 

>中午遠離熱鬧的市集人群和豔陽,拾級而下到在河邊大石頭上吃便當,配花生麻糬。之後去向天湖。停車場邊的草地是賽夏矮靈祭的場地,兩年一次,旁邊有些階梯似乎是觀禮台,不知為誰設的?如果我是他們,不會喜歡意義特殊的祭典有閒人旁觀。同樣地,向天湖不過就是個湖,(因為湖面朝天,所以取名為向天,很可愛,對不對)以純粹欣賞的角度來看,算不上有何殊勝之處,但,它就位在祭場附近,在族人群居的部落附近,對他們來說,或許富含更多我們所不解的神話或啟示。

 

> 矮靈祭源於矮人族教導賽夏族農作,但前者勾引後者婦女,引起紛爭後,賽夏族人誅殺矮人族,僅兩人倖免,這兩人要求賽族必須祭拜矮族亡者已換取他們死靈之佑護,而且必得在手臂繫綁芒草以防邪靈附身,觀禮者亦不例外。現在賽夏族人僅五千,不知多少人還真正相信且莊重地參加祭典。

> 向天湖旁的小徑通往賽族聚落,如果沒有經過解說,不會發現到他們的牆壁是用泥土和草混雜築成。大抵在外觀和陳設上像是早期台灣鄉下的簡單平房。我們買了他們私釀的糯米酒,紀念意義大於其他吧!那條路有一段走起來有樹的氣息草的味道,真好,

 

> 老師還說了一個讓小孩又愛聽又有點怕的傳說,說賽族的芎姓人家會全身脫皮換皮永保青春不老,換皮的時候抱著樹摩擦,非常痛苦,且不能被外人看到,否則會死去。自從有一個人被看到後,其他姓氏的族人爭相偷看,以致芎家人數銳減,現今僅剩兩戶。小孩問說是真的嗎?我說,我沒看到,但是,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妹妹說:我們還是不要去看好了,萬一那個人真的死了怎麼辦。

> 後來去「鹿場」,那裡以前養很多鹿。 四點左右,很冷,已經有點高了吧! 那是泰雅聚落,有幾間不錯的餐廳,用木頭和竹子﹑草繩天然素材簡單地布置,可以瞭望遠景,在那兒喝了熱熱的雞湯,小孩的手才暖些。

 > 居民的房屋外牆和賽夏一樣, 雖然飾以簡單彩繪或泥雕(?)或以磁磚拼貼 

部族圖騰、作物和生活形貌,但外觀上和一般平房並無二致,很想看看他們住處的原初風貌,過我想已經不容易看到了!開放「觀光」,親近現代社會,被它接納和瞭解,代表他們暴露於被商業化被世俗化被現代化的危險當中,不只是他們的人,也包括文化傳統和價值觀。那是一種永遠的矛盾吧!

                                                                                                   2004.03.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je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