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第一天住石盧,在角板山附近,是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的創作,
用屏東運來的石板建構,門和壁面有木雕石雕,
上面不時出現他們的主要圖騰:百步蛇﹑陶壺,
我拍了一些照片。
中午在溪邊野餐,小孩最樂了,玩水抓蝦。
大人就地取柴準備石板餐,烤蝦烤魚烤饅頭和炒青菜,
做了竹筒飯,
瑁瑁老師還教我們用現採香蕉和香蕉葉做成香蕉飯。
溪邊住著一對泰雅族老夫婦,屋邊有一片苧麻園。
織布是泰雅族的傳統技藝,幾已失傳。
老婦人為我們示範剝下苧麻莖的外層,取其纖維曬乾後,
搓成麻線再織成布的過程。
房間一台老舊織布機上鮮豔色彩的兩尺見方的布
是她兩個月來的心血,還沒完成。
看著她嬌小的身影,我想像在林布蘭的筆下,
昏黃光影在專注的老婦寫滿皺紋的臉上…
此行最為深刻的印象是在離開他們之前,
阿媽興起跳起舞來,歲月似乎不曾在她的肢體中留下陳跡,
腳步的輕盈和自然流露的美讓我眼淚當下湧了出來,
不好意思的偏過頭告訴妹妹:好美,我好感動……
那時,看到對面的老師掩面低頭,
後來,站在她身旁的慧日告訴我說:老師哭了,說她好感動…。
我看了一下他們的廚房客廳房間,
水泥建築中陳設簡陋,卻是他們最愛的最溫暖的家吧!
她的笑容和言語讓我感受到她的滿足和樂觀,
我讓小孩和這個「可愛的阿媽」合照,
我告訴她,他們是三胞胎,她用不太標準不太清晰的國語說:
你們要乖,要聽話,要讀大學…
要寄照片給我,我貼起來…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我的眼眶又潤濕起來。
我們和她粗糙的雙手緊握,依依地說再見。
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妹妹說:媽媽,她才看到我們一次,就說永遠不會忘記我們耶!
我說,媽媽也永遠不會忘記她…
後來很辛苦地趕路走在太陽下山後的崎嶇山路間,
經過石磊部落,到了抬曜部落,是泰雅族老師朋友的家。
山上的夜有點涼意,我們在溫暖的廚房中準備晚餐,
餐前,跟著老師禱告,小孩很納悶,
我說,禱告就是把內心的話和感謝說出來,
謝謝我們平安的到達這裡,謝謝大家合作的豐盛晚餐…
山上的星星特別多特別亮,火星好像還在那兒。
懷玉帶了小提琴,
大家圍坐在營火旁,一首一首唱奏著喜歡的曲子。
老師教我們唱阿美族的歌,像海浪一般起伏和接續的旋律,
簡單但自有一股吸引人的美,那是班歌。
教唱泰雅織布歌的時候,小孩已經累了,只好…
這晚睡得不錯,但是為著陪小孩,
第三天早上便由先生「代表」參加清晨的瀑步行。
站在屋前廣場往下看,是一片已經採收過的彩色甜椒園,
只剩下零星的紅椒垂掛著。
往遠處看,才知道這兒已經很高了,
是位在林立群山腰際上迂迴的小徑一路把我們送上來的。
小孩在場上追追跑跑,起床加上的薄長袖和外套已經脫下,
僅剩短袖上衣,還是滿頭汗喘吁吁。
老師的朋友,我不知道名字,也沒問起,
坐在一處太陽照拂的地方信筆素描,我過去看,
是他隨身帶的畫冊吧,前面有幾張完成的,
線條簡單,色彩也簡單但極鮮豔,
鮮豔或對比的色彩讓我感覺那人內心是熱情的。
他感嘆到山裡的小孩缺乏城市小孩的資源,
沒有機會學習樂器。
我想告訴他,
音樂美術的學習,都是為著經驗美的感受,
原住民的肢體舞動和歌聲本身就是一種美,不經學習雕琢的,
他們就在那美當中。
現代化的人是要經過努力才能撿拾回來,學會珍惜和保有。
我的小孩學習樂器,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覺得愉悅,
如果能,和家人一起共享美的感覺,
如果能,傳達這美感經驗給更多人分享。
原住民只要很生活地表現自己,
其實就讓我們這些都市人領受到某種美的感受和感動了。
同行還有一位年輕女孩是學美術的,在教畫,
我們站在路中間便聊了起來。
我想會來選擇這門課的,在心性上必有某種同質的東西。
當感覺到那種同質,自然會心地笑。
那早我們又蜿蜒而下,在玉峰溪停了一下。
秋陽炙人,為小孩塗上厚厚的防曬油,換上泳褲,
先生已經到附近店家買了網子和飼料,
同伴都驚訝我們準備齊全。
冰涼的溪水有一群群的石斑悠游,
小孩也輕易地捕撈到小石斑和磯塘鱧,興奮不已,
原來這是一處保護區,
看到以前人們生活中魚蝦成群的清澈溪水,
享受和大自然生靈很親密的交遇。
在那羅一家花園餐廳吃了午餐後,
大人小孩都已經很累了,…
好好睡一覺,
今天晚上要和孩子細回顧這三天兩夜豐富之旅。
日期: 2003年9月29日 PM 10:16
留言列表